科研经费漏洞亟待改革来补(一)

新高考网

要让经费充分用于科研,需要对我国科研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要摆脱行政和利益因素的影响,形成独立的经费管理和学术评价体系。

■熊丙奇

12月19日最新一期《文汇学人》刊登了一篇谈科研经费“报销恶梦”的对话体,犀利吐槽高校科研经费体制,引起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不少研究人员没有把这当成提高科研水平的契机,反而想着如何利用国家的经费投入中饱私囊。申请到项目经费后,一些研究人员想方设法把经费折腾到自己的口袋里。比如,利用纵向和横向课题的管理不同,把横向课题的设备、材料支出,在纵向课题报销;利用发票报销制度的漏洞套取科研经费;还有导师把劳务费用发给学生,再要求学生返还……各种底线之下的行为,令人错愕。因此,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避免科研项目成为研究人员财富积累的手段,防止学术领域的腐败确有必要性。

但是,要管好科研经费,让国家的投入真正物尽其用,仅仅通过经费报销规定细则来规范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笔者看来,要让经费充分用于科研,需要对我国科研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建立现代科研制度,从科研立项到成果评价,都要摆脱行政和利益因素的影响,形成独立的经费管理和学术评价体系。

其一,应成立独立的科研基金会,按照研究需要管理科研经费。目前,我国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实行行政化管理,并不符合学术研究的需要。比如,为监督科研经费使用,我国科研项目立项时,要求申请者做好预算,包括材料费多少、设备费多少、测试费多少等等,在进行项目研究时,严格按预算执行。在这一规定下,学者们为通过评审,就得炮制设备费、材料费预算,而在项目批准下来后,哪怕根本不需要,也得按预算去购买设备,导致购买来的设备被闲置。科研具有不确定性,项目支出提前预算并不符合科研中的经费使用规律。项目结项验收时,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更不应成为衡量研究成果的标准。

其二,应推行高校和科研院所财务信息公开制度,除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外,经费使用接受公众监督。在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学校所有办学经费收支情况,都必须公开,学校师生以及社会公众可以了解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