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教授手写110万字教案 学生称惊呆了(一)

新高考网

这些教案特别工整,一看就花了好多心思。

  ▲14日,萧允徽教授展示他保存多年的老教案手稿。

  “7本重庆大学萧允徽教授的手写笔记,如印刷一样工整,太震撼!”近日,袁女士在朋友圈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今年是重庆大学建校85周年,该校档案馆近期展出了部分教师的教案、科研日志实物。其中就有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萧允徽全手写的《结构力学》教案本。印刷体一般的文字、不同颜色和粗细的线条绘制的插图,如此认真的教案让人赞叹。

“这样的教案我第一次看到”
  萧允徽的这套《结构力学》教案手稿包含7本相同规格的笔记本,由600余幅黑板板书小样组成。
  每一幅小样就是他上课时,一块黑板所要展示的内容。为了让教案更加美观,萧允徽对版式进行了设计:把翻开的笔记本作为一个页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两块黑板),上下部分之间留5行,每一部分的板书只占11行,且空出首行和底行。
  “必须精确到每一个符号、每一组文字、每一根线条和每一种颜色的位置、比例和搭配。”萧允徽介绍说,单是示意图,就有多种线型和线宽加以区分。
  萧允徽估算过,根据这份教案完善后出版的教材大约有110万字。重庆晨报记者任意翻开了几十页教案,都没有发现有错别字或者是涂改的痕迹。
  前来参观的大二学生张城说:“我还以为是打印的呢,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手写的。这样的教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4年时间完成这本教案
  近日,萧允徽在家中向记者展示了该套教案的老版本。“这些教案不是一下就编成了,前期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和完善。”今年75岁的萧允徽头发花白,翻开他的老教案,字迹一样工整,几乎每页都有修改的地方。
  1961年,萧允徽从原重庆建筑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学校,直到2006年才从校领导岗位退休。临近退休时,他萌发了把多年使用的板书式教案整理成册的念头,“主要是想方便青年老师上课。”
  在编写新教案时,萧允徽有时要写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才休息,花了4年时间,终于把《结构力学》教案全部完成。
  2006年8月,萧允徽在原板书式教案的基础上编写了一套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同时向使用者提供教材电子版。该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七成多老师用PPT
  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课堂的主要手段,那么手写教案和板书还有必要吗?
  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部分在校大学生,在看到萧允徽的手写教案时,他们都感到很震惊。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杨瑾晖说,给他们上专业课的教师年龄集中在40?50岁之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