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本科招生录取结果查询官网入口:https://www.gztrc.edu.cn/zsyjyzdc/
铜仁学院本科招生录取结果查询官网入口:https://www.gztrc.edu.cn/zsyjyzdc/,高考生可以登陆报考大学的官网,进入查询入口,输入姓名、准考证等信息即可查询志愿投档录取状态。
进入当地招生官方网站,或者可以关注招生官方的微信公众号进行高考志愿投档录取状态查询,查询的时候一定要找官方网站,不要被一些钓鱼网站所欺骗。
铜仁学院简介
铜仁学院位于素有“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美誉的贵州省铜仁市,坐落于梵净山麓、锦江河畔的川硐教育园区,菁菁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全国及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贵州省“三全育人”示范标杆高校,是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理事单位和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单位。百年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行业翘楚、党政干部、教学名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办学起源于1920年创办的明德学校,几经传承演进,2006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跃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百年筚路蓝缕,弦歌不绝。学校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愿景目标,立足贵州大地、黔东大地办教育,深入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铸就了“明德·致用”的校训,培育了“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凝练了“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扎根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深入实施“小而精”和“育人为本、科研先行”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了以区域一流学科为引领、学科专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办学新格局。
学校占地约796亩,实验实习用房面积约5.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391.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15万册,电子图书318万册。设有11个二级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写作研究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35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本科8420人,研究生60人。教职工956人(博士199人,硕士324人);正高级职称179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2人,校内研究生导师131人,校外兼职硕导11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贵州省“百”层次人才2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51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4人,省级“金师”7人。
学校始终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山”字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能力逐步提升。现有国家二级师范认证专业4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专业1个、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贵州省特色专业2个、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建有贵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1个、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个、贵州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三年来,学校获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及产教融合项目5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5项、省级200项。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教育发展与山区乡村振兴”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建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高校工程中心6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5个、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1个、贵州省民汉双语服务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个。三年来,学校获科研项目总经费11359万元、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21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0项、省部级课题9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18篇,出版专著132部,主编教材8部,获得授权专利420项。
铜仁学院联系方式
0856-523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