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解决民企的管理问题

新高考网

  当前民企在内部管理上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管理过度,一是管理欠缺。这两个问题,尤其第二个问题在民企大量存在。无论是管理欠缺,还是管理过度,对企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1、何为管理过度?

  所谓管理过度,就是说管理过了头。管理过度有以下几种突出现象:一是组织机构层级过多;二是制度形式大于内容;三是流程繁杂且冗长;四是会议过多且质量差。

  有的民企随着规模的扩大,没有很好处理集权与分权的问题,权力全部集中到公司上层,不仅设置了过多的职能部门,还设立了多个管理层级。这样以来,不仅增加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也势必导致执行力的弱化。

  重视制度建设本来是民企的一个大好事,但过分强调制度的体式规范,而忽略了制度的适用性,且制度原则性要求多,有针对性的处罚条款少,导致制度无法在基层得到很好落实。

  因为机构过多,必然导致管理流程繁杂冗长,本来一个部门即可审核确认的事项,却要通过多个部门,并且各个部门只是审核签字,但对最终结果并不负主要责任,从而导致效率大大降低,事情的结果也未必是最好的。

  管理过度也体现在会议管理上,一是会议过多,二是会议质量差。会议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研究决策,二是情况通报。决策也好,情况通报也好,不可能每天都要这么去做。过多过滥的会议,不仅带来了较大的时间成本,也容易打乱各个部门的正常工作运行。

  存在管理过度的民企,主要原因在于民企的老板。

  一家民企,也就1000来人的企业,设置了20多个部门,机关人员占到总人数的15%以上。在这个企业,如果你是一个部门经理,并且有事要见老板,不能直接和老板联系,必须按规定首先通过老板的秘书进行安排;如果你一个部门要办理一个事情,必须首先形成书面文字请示,然后经过办公室的文书,再经办公室主任,之后转到老板秘书,最后方能到老板手里,老板批示之后,再按这样的流程返回去。碰上这样的老板,你不崩溃才怪。

2、何为管理欠缺?

  就是说缺乏管理,这种情况在大多数民企普遍存在。管理欠缺的几种突出表现:一是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健全;二是用人无标准;三是决策随意性强;四是各自为战。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司治理也是如此。过多过滥的制度不可取,但没有制度将会更糟。制度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到了那个阶段,就必须随之建立相应的制度,否则,企业发展越快,问题也将越多,最后如同一团乱麻,再想规范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

  民企在用人方面,为什么留不住核心骨干?为什么留不住专业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起考核评价体系所导致。因为没有建立评价体系,所以只能凭主管的好恶,只能凭老板的印象,让埋头苦干的人得不到肯定,让努力付出的人得不到回报,久而久之,导致歪风邪气盛行。

  民企的决策随意性强,反映在企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发展规划,还是核心业务,还是内部管理,都非常明显。尤其在内部管理上,跟风现象十分严重,一会搞规范化,一会搞ERP,一会搞全面考核,新名堂不少,真正实施到位的不多,能够发挥作用的更少,这些问题反映了民企管理者对管理的认识差距。

  没有完善且适用的制度体系的企业,不可能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没有优良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没有良好的管理体系,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各自为战。各个部门的各自为战,导致企业沟通成本大大增加;各个分支机构的各自为战,导致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大削弱。

3、如何来解决?

  管理过度与管理欠缺,是民企管理的两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管理过度,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管理效率受到影响,企业活力也会大大降低。管理欠缺比管理过度更加危险,因为它反映了民企老板管理意识的缺失和管理理念的落伍。

  要走出管理过度的陷阱,关键在民企老板,必须摆脱自己“老子天下第一”的皇帝思维定势。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的客观规律,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地摆在每一个民企的面前。不要再膨胀,要把心静下来;不要盲目追求管理的完美,保持企业的活力才是正途。

  要走出管理欠缺的迷途,关键也在民企老板。企业由初创期的懵懂,到成长期的莽撞,再到稳定期的成熟,不同时期采取的管理手段是不一样的,必须随企业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否则,管理将会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管理过度的企业,会泯灭员工的创造激情,让大家丧失斗志和前进动力;管理欠缺的企业,会让员工辨不清未来的方向,也无法辨别是非与好坏。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适合自己企业的就是好东西。既不要迷信各种所谓的管理理论,也不要违背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不要想着管理能够一夜到位,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也不要抛开企业实际,让管理成为企业的巨大负担。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