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怎么样

新高考网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学科的硕士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些还可以进入企业担任技术开发人员,特别是在多文种网络应用软件与信息机构谋取职业。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一)民族交流增多,加大专业人才需求

随着民族间的交流融合,部分民族语言面临消亡的危险,一种语言的消亡就意味着这种文化的消失,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损失。所以,继承和发扬各少数民族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教育事业,及维护本民族语言文化就成为当务之急,同时,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

(二)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

该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专业简介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格局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民族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以及与专业有关的新闻、历史、哲学、艺术、计算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文书学、逻辑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能阅读古典文献;了解我国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掌握有关民族文献资料的查询方法,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