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生的北极奇幻之旅

新高考网

  向荣网2月24日: “北纬82度,气温0摄氏度;远远望去,无边的冰雪。”沈泽源摊开笔记本,记录下这一刻。这是地球的最北端,蓝天、海洋、冰川,组成了一幅奇特的极地风光画。

  上学期,就读于延安中学的小沈有幸被选中,远赴北极,参加了为期15天的极地高中生科考活动。这段北极之旅,成了沈泽源终生难忘的时光。他用“极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这些新奇的体验。

极地之趣:吃海冰

  在北极,除了大家熟悉的生吃三文鱼,更新奇的莫过于吃冰了。海冰的滋味就像纯净水,没有一丝咸味。英格兰向导将它比喻为“freshwater”(纯天然的水)。同行的人开玩笑说,下次来北极,要带上草莓酱、花生酱,现场可以吃美味冰淇淋。

  北极冰块,大多数是单年积雪而成,而最让我惊喜的是“老冰”,积累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以上未融化,又重新凝结。这些“百年老冰”,远远望去,竟然是淡蓝色,凑近一看,里面有大量的气泡。放在耳边,还能听见劈里啪啦的声音。

  到了极地,还有一件事情是必须尝试的,那就是寻找北极熊。我们的船行驶在斯瓦尔巴德群岛海面,靠近陆地时,换了几艘冲锋舟,驶往浅水区。虽然北极熊与冰雪之色融为一体,但是眼尖的我们,还是发现了几只,它离我们的距离大概30米。有的熊四脚朝天躺着,有的熊来回走动,有的正在捕食海鱼等猎物,它抬头的那一刻,还能看见脸上的鲜血。

徒步冰川,有惊无险

  徒步冰川是北极科考中最刺激、也是最危险的项目,我也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探险。33人排成一字长蛇,在30度斜坡上行走,队伍的前、中、后部各有一名持枪向导,除了保护队员,还要时刻提防北极熊的造访。

  冰川裂缝是徒步冰川头号杀手,它们通常被冰雪覆盖,不易被发现。如果落入其中,你将永远被埋于冰层之下。我们是北极科考中年纪最小同时也是最业余的一支队伍,领队给我们选择了一条相对最安全的路线,沿途没有遇到想象中的困难和危险。但是,仍有几名同学不慎滑倒,好在大家互相搀扶,有惊无险。

  不知是谁,发出一声惊呼。原来,远处冰山坍塌,巨大的冰块跌落海中,蔚为壮观。徒步到达目的地,目光所及之处,洁白的冰山连绵不绝,近处的冰川断崖透着诱人的蓝色,好似大块水晶。大家都激动地拍照,但此时最紧张的人就是向导们,因为这是北极熊最容易进行偷袭的时刻。

  有次坐冲锋舟,我们突然接收到风浪预警,要迅速撤回到大游船上。可是同行中有一名游客执意要去寻找北极熊,不肯回船。风浪一步步接近,我们的冲锋舟晃动的幅度越来越大,海浪掀起时,倾斜成60度角,现实中坐了一回“海盗船”。虽然我们都穿了专业防水服,但海水还是从袖子口倒灌进来,浑身湿透。好在风流持续的时间不算太长,最后安全撤回大船。

充满征服欲的“海洋精神”

  跃入海洋,是船员到达航行的最北端或最南端时举行的一个传统仪式。这次“北极之旅”,我挑战了在冰水中游泳。

  纵向跳入海水的那一刻,脑袋里一片空白。刺骨的寒冷顿时刺透全身,但是内心却迸发出一阵快感,我奋力前游。就这样,被深蓝色的海水包围着,海面上漂浮着洁白的浮冰,远处是高耸的冰川。这一切,仿佛在梦中。16岁的我,也算挑战了一回北冰洋。

  北极之旅结束时,回到挪威朗伊尔宾小镇,这座小镇,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科考人员。在这里,我们巧遇中国极地科考队队员。交谈中,我们知道,这些科考人员在恶劣的北极环境下,为了收集科学数据,度过了近半年时间,而那时北极都是“极夜”。我的科考课题与海冰有关,在这里,我还碰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李志军,他是中国海冰研究的权威专家。我向他讨教了一些海冰研究的观测方法和判断指标等,也算是这次“北极之旅”的一大收获。

  沈泽源合上了厚厚的“极地日记”。回上海后,他继续探究与海冰有关的科研课题。沈泽源说,他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5岁时,他爱画的全是军舰图;10岁时,他能捧着《海权论》,津津有味地读。“对于浩瀚的海洋,我始终有一种征服欲。未来的我,希望继续与海洋结缘,慢慢揭开海洋的神秘面纱。”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