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工商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宁夏高考历年重庆工商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重庆工商大学在宁夏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重庆工商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2024年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工商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工商大学

1、2022年宁夏理科类考生要想上重庆工商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245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3人;

2、2021年宁夏理科类考生要想上重庆工商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243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7人;

3、2020年宁夏理科类考生要想上重庆工商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273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1人;

4、2022年宁夏文科类考生要想上重庆工商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79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9人;

5、2021年宁夏文科类考生要想上重庆工商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47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9人;

二、宁夏上重庆工商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重庆工商大学在宁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宁夏 2022 理科 本一 33 419 12455 市政府
宁夏 2022 理科 本二 17 414 13305 市政府
宁夏 2022 文科 本一 29 494 2795 市政府
宁夏 2022 文科 本二 3 492 2937 市政府

2、2021年重庆工商大学在宁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宁夏 2021 理科 本一 33 437 9452 市政府
宁夏 2021 理科 本二 17 417 12432 市政府
宁夏 2021 文科 本一 29 505 3472 市政府
宁夏 2021 文科 本二 3 510 3129 市政府

3、2020年重庆工商大学在宁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宁夏 2020 理科 本一 34 453 9854 市政府
宁夏 2020 理科 本二 21 434 12733 市政府
宁夏 2020 文科 本一 24 550 1769 市政府
宁夏 2020 文科 本二 3 533 2614 市政府
2024年重庆工商大学在辽宁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贵州警察学院与重庆工商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南阳师范学院与重庆工商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重庆工商大学在广东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重庆工商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长治学院与重庆工商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白城师范学院与重庆工商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北工程学院与重庆工商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与重庆工商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在陕西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唐山师范学院与重庆工商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重庆工商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重点支持高校、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抢抓高等教育发展重大机遇,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文明单位”、重庆市首批“美丽校园”、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一、学科建设近年来,学校以“双一流”国家战略为引领,瞄准学科发展国际前沿,以“大商科+新工科”的商工融合创新发展为驱动,以“学科-平台-团队”三位一体建设为关键,强化经管优势,打造理工精品,培育文法艺品牌,多学科融合发展,构建“2高峰+4高原+3高地”的学科生态体系。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一流专业”,28个重庆市“一流专业”,5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2个市级特色专业。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市级“一流学科”,14个市级重点学科;智能商务、智能金融2个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中,我校6个学科上榜,其中5个学科排名市属高校第一。二、人才培养学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研究生3万余人,人才培养层次实现了从专科—二本—硕士研究生,到二本—一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重大突破;自2012年开始首次在部分省份实现本科一批次招生以来,本科一批次招生已遍及48个专业18个省份,录取的新生超过一本控制线的人数已超70%,生源质量持续向好;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有国家级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人才培养支撑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近年来,毕业生考研、考博人数和上线率大幅度增加,优质就业率达55%以上;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400余项;高水平大学生女排运动队获重庆市排球比赛26连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获得认可,获评“全国就业50强典型高校”。三、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积极促进科学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拥有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1个科技部、教育部和重庆市级科研机构。近5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前5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项。近年来,学校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提交智库成果850余份,获中央领导人批示47项(其中获中央主要领导批示39项);200余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入选中国大学专利转让60强,获“2018年中国智库咨政建言地方贡献奖”。积极服务教育扶贫、乡村振兴工作并取得显著实效。四、人才队伍建设学校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86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近900人,博士专任教师比例接近50%。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日本工程院院士1名;拥有国家“*”领军人才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计划”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专家、“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英才计划”人选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优秀教师代表。五、合作办学学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积极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学校有2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31个国家(地区)的近10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开设了ACCA、CFA等国际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