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职业生涯规划书(参考模板范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以及各类型企业中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小编整理了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职业生涯规划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排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简介、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等数据,供考生参考。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劳动与社会保障职业规划篇1
各地劳动保障毕业生待遇和岗位不一、经验、技能水平、工作单位等因素不同。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月薪3270元。有工作:人力资源及其他职位,同时,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和技能的提高,工资水平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主干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
1 | 社会保障导论 |
2 | 社会统计原理与实务 |
3 |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理论与实务 |
4 |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类课程 |
5 | 社会保险系列课程 |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薪酬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生薪酬因地区和单位而异,同时也与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有关。一般来说,刚毕业生的薪资会在3270元左右,毕业2年月薪约为6646元左右、毕业5年月薪约为10401元左右,随着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增加,薪酬不断提高。
劳动与社会保障岗位去向
序号 | 岗位名称 | 占比 |
---|---|---|
1 | 人力资源 | 59.0% |
简而言之,劳动和社会保障是一个广阔的领域,毕业生就业机会多,发展方向多,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出选择。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前景
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当前社会环境和发展趋势,可见他们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全面的,劳动保障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乐观。但要保持竞争力,实现自我发展,劳动保障毕业生应不断拓展知识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迎接未来业务发展变化带来的挑战。
劳动与社会保障职业规划篇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备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管理等理论专门知识,具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管理等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方向及专科生的出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科毕业生主要面向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中小型企业、乡镇、街道办事处,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由此可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科生的出路还是挺好的。
(2)、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前景
只要你具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口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那么你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后就能有一个较好的就业前景和较高的工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职业能力要求如下: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对劳动就业政策的理解运用与实施能力;
3.具备对劳动监察政策的理解运用与实施能力;
4.具备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管理实施的能力;
5.了解和掌握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具备社会保险的管理能力。
掌握好以上这些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紧密相关的技能,那么即便是高职专科毕业,你也能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领域有一个较好的出路和就业前景。
1、毕淑敏曾经说过:人生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要想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和充实,就必须为自己确定一个意义。人生原本就像一杯白开水,只有加入了自己喜欢的味道,才会使它变得或甘甜或苦涩。人生如歌,它的高亢或低沉,全在乎自己的把握。所以,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规划,为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使在未来旅途中迷茫也能依旧找到前进的目标,继续奋勇直前。这样的人生才具有别番韵味的意义。
2、自己眼中的我
对于优点方面,我觉得自己有很强的自制力,热衷专研,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强,有自己的主见,做事负责充满热情,能很快的适应环境,在学习、工作、知识方面表现得很有信心。缺点则是,做事虎头蛇尾、耐心不足,在人际交往、交流方面比较自卑,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讲话或表达观点。有些时候表现得比较小气,不喜欢和别人共享一些东西,平时很好强,喜欢和别人作比较,当自己表现比别人差时,会产生很强的嫉妒心理。所以,很多时候容易情绪化。欠缺社会实践能力。以为成绩就是一切,只有把成绩提上去了,才有资格考虑其他的。殊不知,正是这种态度,让自己损失了很多原本属于自己的精彩时光。
3、老师同学眼中的我
做事极度认真负责,对自己所负责的任务要求高,追求完美。对待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平时是一个学习认真、勤奋的人,对自己的要求高,意志力坚强,总能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缺点方面,性格矛盾,让人捉摸不透。待人方面时而热情时而冷漠,人际关系方面不是很好,只与周围的同学打交道,和陌生人交流则显得很拘谨。不善于与他人合作,自行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但至于合作任务表现的有点冷漠,助人方面主要看个人心情,心情好的时候会热心帮助,不好的时候爱理不理。还是一个容易冲动、暴躁的人,容易与人发生冲突。虽很有主见,但有时候不敢表达出来。整个人相处起来既融洽又吃力。
4、父母亲人眼中的我
与家人相处良好,为人孝顺。对同龄的亲戚热心助人,尊敬孝顺老人,有自己的主见,表现的比较乐观,积极向上。动手、观察能力强。易冲动,做事耐心不足,缺乏生活常识。
5、社会一般环境
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的选择要与政府的工作重心、政策方向相联系起来,才会产生最大的发展效应。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社会积累了一定程度的财富和经济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今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愈来愈大,由此引发一系列安全稳定问题威胁着社会的安定。且我们的**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保障方面的条例、政策。因此,加大缩小收入差距的步伐成为了当今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而社会保障就是具备再分配的职能。从更深意义上看,这一预期为社保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潜在的巨大契机。
6、职业环境
近年来,劳资矛盾冲突化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而目前的公司企业旨在做大做强,要更好地发展企业,就必须解决紧张的劳资矛盾。从长远上看,加强工会和劳工的队伍力量、谈判力量,以平衡劳资关系,调节矛盾,协调合作达到双方利益的共赢促进发展。
其次,公司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的流入和发展,而社会老龄化和退休问题对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带来严峻考验。因此,对人才的高效管理有利于提高人才资源效益,进而增加经济效应。
再次,国家规定的企业五险一金的上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而如何制定合理的人才管理,工资津贴管理方案以促进企业发展,成为当前公司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各种社会风险随之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规避风险的理念,从而各种行为将产生市场各种安全保障的需求。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正是学习这几个方面的知识,这样的职业背景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提供发展空间。
7、个人的理想抱负是通过一个企业来体现,把个人目标融入企业目标,即找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利益结合点。即不仅仅是按照企业要求完成工作,还与个人的发展前景结合在一起。这样员工才会有更大的动力。
8、职业方向
选择方向:(1)进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
(2)保险公司
(3)公务员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介绍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课程
《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法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普通逻辑学》、《伦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救助学》、《社会福利学》、《社会统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的历史和现状,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培养技能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现代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以参加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排名
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排名(研究型)
档次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A++ | 1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 | 安徽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东北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贵州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湖南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江西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南京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山东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上海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武汉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西安交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西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中央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北京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东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河海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河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内蒙古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南京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南京审计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山东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四川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西南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云南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浙江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浙江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1 | 安徽医科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1 | 福建农林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1 | 福建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1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1 | 河北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1 | 吉林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河北经贸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华东理工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华东政法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吉林财经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昆明医科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南京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山西财经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沈阳师范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温州医科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西北政法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新疆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7 | 中南大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排名(应用型)
档次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A++ | 1 | 广东金融学院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 | 南京工程学院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1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5★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4 | 广西财经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4 | 桂林医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4 | 上海杉达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B++ | 7 | 滨州医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大连科技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广东培正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济宁医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上海政法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沈阳医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苏州城市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天津天狮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西安医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重庆三峡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
B++ | 7 | 珠海科技学院 | 3★ |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