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如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村级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肩负着建设美好乡村、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责任,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本人从茂林镇的实际出发,探索新常态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通过工作和调研,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深有感触。我镇大多数村党组织建设总体不错,组织生活比较正常,大部分党员作风正派,尤其是一些老党员对村集体事业比较关心,村两委关系也融洽,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对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通过针对性地走访各种类型的农户,发现全镇各村党组织班子总体上能尽心履职,团结务实,切实代表群众利益,为民办实事,为村谋发展,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一些热难点问题在发展中也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的缩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党组织建设保障条件不完善。目前,全镇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几乎没有,50%的村存在负债,村干部平均报酬偏低,年人均工资不足万元;村干部年均误工天数在180天以上,没有误工补助,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岗位吸引力。
二是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不强。村两委换届时,全镇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0岁,当选的村两委干部中70%在50岁以上,村级后备力量缺乏。村级党组织带富致富能力不强,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差距,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畅通。
三是部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全镇共有党员943人,党员队伍中50岁以上人数占全镇党员总数的56.9%,超过了党员总数的一半,全镇党员平均年龄为53岁,呈现党员年龄结构偏老化问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18人,中专文化程度62人,高中文化程度159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604人,全镇35岁以下党员仅占党员总数的14%。农村党员队伍文化程度偏低,知识结构简单,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不强,导致在平时表现中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宗旨意识不强,服务能力弱,个别党员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认真研究以上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客观环境的因素。全镇党员中,“文革”前入党的党员有50名,“文革”期间入党的党员有151名,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了党员老龄化和文化程度不高这一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更加频繁,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守业务农,我镇不少村“两委”干部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都通过三个主要渠道流失出去:即读书升学考出去一批,外出打工走出去一批,投亲靠友跑出去一批。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孺,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发展党员后继乏人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民党员队伍结构的改善。个别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讲实惠,不讲政治,想赚钱,不想入党,在政治追求上存在消极心态。
二是组织管理的因素。茂林镇少数村对加强村级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村以农为主,只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重经济轻党建现象尤为突出,对农村党员的队伍建设和党员个人的思想动态主动过问少。个别村级党组织无论是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是对普通群众的教育引导,普遍方法载体不多,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状况。管理不到位,不能根据新情况的变化,及时研究制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是党员自身的因素。由于平时不重视学习,致使农村党员队伍中普遍存在“觉悟低、观念老、知识少、技术缺”的状况。受到市场经济的营利性诱惑,使得部分农村党员的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念向经济利益方面倾斜,一些农村党员认为当不当党员无所谓,要紧的是有钱没钱,因而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常游离于组织之外。
三、完善新常态下基层党组织带领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以上问题,要求我们作为基层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破解党建工作难题,适应新常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党建工作中来。
一是发展集体经济,改善村级党建保障条件。增加对村(社区)党建经费的投入,确保每个村(居)每年7万元的党建经费专项投入。根据县委要求逐步落实配套资金,提高村干部待遇,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大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盘活存量资产。建立苗木种植、竹木深加工、茶叶专业合作社、旅游资源开发等经济实体,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产业。这样既使农民得到实惠,也让村两委干部得到村民的肯定。
二是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管用的活动载体,架起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8月底前完成13个村(居)活动场所全面推行“一平台三中心”建设,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不断巩固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激发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活力,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落实民事代办员、党员责任区,推广下基层、结对帮扶等有效做法,为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提供便利服务。
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解决好党员队伍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制约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制约因素,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组织认真学习发展党员新《细则》,逐步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充分考虑目前全镇农村党员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分类指导。对镇、村现担任一定职务的党员干部,要求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严格贯彻执行“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这一发展党员新十六字方针,严把入口关,逐步改善我镇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这一核心主题,突出重点难点,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基层组织工作思路、方法。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总要求,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揽,以创新集镇经济社会发展为驱动,引领全镇党建工作进入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