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的一个嫖书客读后感---相遇或是错过
《我这样的一个嫖书客》读后感---相遇或是错过
潘家福?文
乍看之下,这本书的书名《我这样的一个嫖书客》准会叫卫道者吓了一跳。其实,台湾女作家张让的这本散文集在内容上丝毫没有猥亵之意,反倒是写来自然平实,贴近作者的生活家常,表达严肃的哲思。作者在自序中提及,这是她出版的第15本散文集,但是对于写散文,却发现“越来越觉得难”。散文形散,没有一个固定的章法或格式,写久了,又怕一再地重复自己。因此,她与“文字陷入长久的拉锯战”,最后不禁感叹道:“写作总逃不了这一字??磨。”
在《我这样的一个嫖书客》一文中,张让以有趣的笔调突出她的一种读书心态:“周旋众书诚然风流,可是寡情,有点像嫖书。”因为“贪心”,作者宁愿选择博览群书,与众多的作家在精神上交往,而舍不得错失机缘。读书是自己的事,选择与书籍深情相遇或是擦肩而过,似乎没有柴米油盐来得重要。然而,对一名嗜书者而言,读一本好书就如同解瘾,仿佛是占有了赖以活命的食粮,当然也就不会错过张让的佳作了。
理性与感性兼具
不少评论家都将张让的作品归类为知性散文,因为她笔下的文字充满了对人世现象的探索和批判,以及对人生本质的深入思考与反省。《有时到达只是一种印象》一文,即是作者几度迁徙,移居美国多年后,探讨人生安顿的归宿。作者寻寻觅觅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到达”,“那种甚至超越在一个地方安身立命的状态,而是身心内外的归属感”。她认为美国农夫作家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从城市回归家乡肯德基山脚下,“全力投入土地四时生活”,深情守护着大自然,才是生命真正的“到达”。《想象的抛物线》一文则是作者从自己的居住经验出发,想象城市未来的发展,是否像是一道抛物线,在达至繁华的顶点后,又回头追求一种减速、纯朴、低耗能的生活模式?
作者在《你必须这样假设》一文中感慨自己常常“想得太多”,结果“掉进了虚无,不然因无所适从而瘫痪”。生命有时候看似复杂,有时候又可以很简单,就看你选择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城市人自囚于高度文明的樊笼里,反复在纠结的人生矛盾中打转,最终无法获得心灵上的自由。(m.mrnum.Com)也许,人生本来就不是一道简明的是非题,暂时让思维歇息,返璞归真,反而更容易进入轻安自在之境。因此,张让也企图在周而复始的人生中捕捉难得的小乐趣。例如,她描写冬天里雨点滴落在车窗上的画面,以及夏日黄昏的草地上,萤火虫金光飘飞的美景。这些稍纵即逝的景致闪现出单纯清新的美感,为她带来无比兴奋和喜悦。
当然,张让的散文不仅充满知性哲理,也有她柔情感性的一面。对于逝世的至亲,她的内心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十一年》和《好一个女子》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感恩。母亲不但抚养六个子女长大,也以自身的实践和教诲形塑了作者的人生。“如果我们(子女)是杠杆,她便是底下的那个支点”,说明了母亲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点滴往事的追忆,作者细腻地刻画出母亲的美善和坚忍,突出了她光辉高大的形象,让这份母女情缘在文字里不断延续。
名人哲思
张让经常在散文中谈论她喜爱的哲人、作家,并且从他们的作品、语录中得到启发,让人浮想联翩,从而展开一段飞跃时空的思想交流。《薛西弗斯的微笑》一文写出她在中年重读卡缪作品的体会。她对卡缪的为人和思想极为欣赏,认为“卡缪的哲学不只是知性论证,更关系道德勇气,里面有种夸父追日的气势,刑天舞干戚的顽强”。从卡缪的作品中,作者寻获了一种珍贵的人生信仰,“相信他的薛西弗斯能赋予巨石无比的意义,从而成为生命的主人”。
《在说与不说之间》一文是张让在写作上的新尝试,她以类似小说笔法写出有关语言的三个故事。作者对西方文人与他们的着作有深入的研究,信手拈来,法国作家蒙田、苏菲派诗人如米,以及哲学家维根斯坦的经历都成为了她书写的题材。作者热爱文学,勤于书写,但也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人生中的许多事、概念、感觉,总是无法以语言文字确切传达。作者最后引用维根斯坦的话作结,承认“凡我们无法言说的,便当付诸沉默”。
张让把作家佛斯特的散文《我相信》读了好几遍,自己也受到了启迪,表达出自己的人生信念:“我相信个人推不动地球,但能仰望星空,在沙上留下脚印。”我们在这本小书中有幸邂逅了这许多的名人哲思,也走进了张让丰富多彩的感情与精神世界。这次结下的书缘,该没有遗憾了。
潘家福?文
乍看之下,这本书的书名《我这样的一个嫖书客》准会叫卫道者吓了一跳。其实,台湾女作家张让的这本散文集在内容上丝毫没有猥亵之意,反倒是写来自然平实,贴近作者的生活家常,表达严肃的哲思。作者在自序中提及,这是她出版的第15本散文集,但是对于写散文,却发现“越来越觉得难”。散文形散,没有一个固定的章法或格式,写久了,又怕一再地重复自己。因此,她与“文字陷入长久的拉锯战”,最后不禁感叹道:“写作总逃不了这一字??磨。”
在《我这样的一个嫖书客》一文中,张让以有趣的笔调突出她的一种读书心态:“周旋众书诚然风流,可是寡情,有点像嫖书。”因为“贪心”,作者宁愿选择博览群书,与众多的作家在精神上交往,而舍不得错失机缘。读书是自己的事,选择与书籍深情相遇或是擦肩而过,似乎没有柴米油盐来得重要。然而,对一名嗜书者而言,读一本好书就如同解瘾,仿佛是占有了赖以活命的食粮,当然也就不会错过张让的佳作了。
理性与感性兼具
不少评论家都将张让的作品归类为知性散文,因为她笔下的文字充满了对人世现象的探索和批判,以及对人生本质的深入思考与反省。《有时到达只是一种印象》一文,即是作者几度迁徙,移居美国多年后,探讨人生安顿的归宿。作者寻寻觅觅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到达”,“那种甚至超越在一个地方安身立命的状态,而是身心内外的归属感”。她认为美国农夫作家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从城市回归家乡肯德基山脚下,“全力投入土地四时生活”,深情守护着大自然,才是生命真正的“到达”。《想象的抛物线》一文则是作者从自己的居住经验出发,想象城市未来的发展,是否像是一道抛物线,在达至繁华的顶点后,又回头追求一种减速、纯朴、低耗能的生活模式?
作者在《你必须这样假设》一文中感慨自己常常“想得太多”,结果“掉进了虚无,不然因无所适从而瘫痪”。生命有时候看似复杂,有时候又可以很简单,就看你选择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城市人自囚于高度文明的樊笼里,反复在纠结的人生矛盾中打转,最终无法获得心灵上的自由。(m.mrnum.Com)也许,人生本来就不是一道简明的是非题,暂时让思维歇息,返璞归真,反而更容易进入轻安自在之境。因此,张让也企图在周而复始的人生中捕捉难得的小乐趣。例如,她描写冬天里雨点滴落在车窗上的画面,以及夏日黄昏的草地上,萤火虫金光飘飞的美景。这些稍纵即逝的景致闪现出单纯清新的美感,为她带来无比兴奋和喜悦。
当然,张让的散文不仅充满知性哲理,也有她柔情感性的一面。对于逝世的至亲,她的内心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十一年》和《好一个女子》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感恩。母亲不但抚养六个子女长大,也以自身的实践和教诲形塑了作者的人生。“如果我们(子女)是杠杆,她便是底下的那个支点”,说明了母亲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点滴往事的追忆,作者细腻地刻画出母亲的美善和坚忍,突出了她光辉高大的形象,让这份母女情缘在文字里不断延续。
名人哲思
张让经常在散文中谈论她喜爱的哲人、作家,并且从他们的作品、语录中得到启发,让人浮想联翩,从而展开一段飞跃时空的思想交流。《薛西弗斯的微笑》一文写出她在中年重读卡缪作品的体会。她对卡缪的为人和思想极为欣赏,认为“卡缪的哲学不只是知性论证,更关系道德勇气,里面有种夸父追日的气势,刑天舞干戚的顽强”。从卡缪的作品中,作者寻获了一种珍贵的人生信仰,“相信他的薛西弗斯能赋予巨石无比的意义,从而成为生命的主人”。
《在说与不说之间》一文是张让在写作上的新尝试,她以类似小说笔法写出有关语言的三个故事。作者对西方文人与他们的着作有深入的研究,信手拈来,法国作家蒙田、苏菲派诗人如米,以及哲学家维根斯坦的经历都成为了她书写的题材。作者热爱文学,勤于书写,但也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人生中的许多事、概念、感觉,总是无法以语言文字确切传达。作者最后引用维根斯坦的话作结,承认“凡我们无法言说的,便当付诸沉默”。
张让把作家佛斯特的散文《我相信》读了好几遍,自己也受到了启迪,表达出自己的人生信念:“我相信个人推不动地球,但能仰望星空,在沙上留下脚印。”我们在这本小书中有幸邂逅了这许多的名人哲思,也走进了张让丰富多彩的感情与精神世界。这次结下的书缘,该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