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读后感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读后感
李达
这是一本由雷军作序的书,序言中吐露了他对于iPhone和乔布斯本人的追捧;而另一位作序者是着名的媒体人《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发行人吴伯凡,我也是听到他在收音机里的推荐才有幸拜读的!
同时,这也是一本独特的书,我想在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除了《产品说明书》之外,大抵很少有像这样围绕一件商品所写的书籍。作者曾航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资深IT记者,为了写这本书,前后花了大约1年的时间,奔赴深圳、上海、苏州、长沙、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地实地走访,搜集资料,单就这种严谨务实的精神就是值得钦佩的!
本书的内容几乎涉及了iPhone从无到有、直至消亡的整个过程,包括:苹果如何研发、重要部件如ARM处理器、触摸屏的研发生产、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台湾厂商的参与、由韩国和日本提供的重要零部件、以及iPhone的渠道和销售、AppStore及应用开发者,甚至还包括iPhone的走私、山寨、翻新以及分拆。
下面着重谈一谈下面三点的感受:
一、苹果的研发
为什么苹果可以研发出iPhone这样革命性的产品?结合本书以及相关书籍,试着回答如下:
1、乔布斯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及手段在苹果公司塑造了强大的“凝聚力”。如此突出的凝聚力直接促使苹果具有创造功能简化而品质优异的产品的独特能力。而“功能简化”和“品质优异”本身就是产品差异化的两把“利器”;
2、“一掷千金”的研发投入和“世界一流”的人才。前者,仅为了研发iPhone一代,苹果大约花费了1.5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后续的研发费用更是不计其数;后者,例如擅长酷炫外形设计的乔纳森?伊夫(Jonathan Ive)、从知名连锁超市Target聘请来的擅长零售业务的Ron Johnson,以及从康柏挖来的擅长供应链整合的蒂姆?库克(Tim Cook),也就是现在苹果的CEO。
3、这一点可能会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合作”。(www.xindetihuiya.com)大家印象中的苹果仿佛总是“特立独行”,但是别忘了:它与ARM以及三星合作研发微处理器、与台湾宸鸿合作研发电容式触摸屏、与康宁以及蓝思科技合作研发“金刚玻璃”、与富士康合作研发生产工艺,就连苹果最初想到做手机也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想到与摩托罗拉合作。
二、台湾、韩国、日本在iPhone产业链上的地位及各自问题
iPhone是典型的“全球化”的产物,如果把一只iPhone 3GS拆开,其中34%的零部件来自日本、17%来自德国、13%来自韩国,当然这些零部件都是由台湾厂商最后组装的。
1、台商
台资企业的独家秘笈是把实验室里的样品搬到生产线上批量生产,其中涵义可不仅仅是“代工”两个字可以言及,工期和良品率是其中的核心。
台资企业往往倾向于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就近供应,例如围绕苏州的长三角和围绕深圳的珠三角;并且分工十分细致,许多企业善于只加工一小道工序,并有一套独到的成本、质量控制方法。
而一提起台商,富士康是绕不开的话题,“世界代工之王”的称号介于盛誉和毁誉之间。苹果把所有的iPhone、iPad均交给富士康代工,让老板郭台铭赚得盆满钵盈,但是“跳楼事件”也让他焦头烂额。当然,富士康所面临的“内迁”等问题,也是其它代工厂绕不开的话题。
台湾企业近30多年的发展,正印证了另一位着名企业家宏基电脑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所创的“微笑曲线”理论:在代表产业链的曲线中,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和“市场”。而纵观台商,除了宏基和HTC略有起色外,其它大部分仍然在“微笑曲线”的谷底苦苦挣扎,虽然也有相互“抢单”“窝里斗”的因素,但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对“研发”和“市场”的投入不足!
2、韩国
韩国企业生产了iPhone的屏幕、处理器、内存、电池等主要零部件,按照一贯思维,他们甚至认为iPhone应该是“韩国手机”,幸亏乔布斯不是韩国后裔。
韩国的产业形态与台资企业有着“天壤之别”,尤其以三星为甚,例如,它囊括了研发、元器件、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整个IT产业的上游关键零部件。无论是闪存、显示屏、微处理器,还是电池,三星都拥有独立的核心技术。世界上很少有一家手机企业能够像三星这样占据几乎全部的核心技术。
而这一切,其实得来不易,除了韩国政府“举全国之力”的大力扶植之外,三星在研发上的投入和毅力确实无人能及,例如,在NAND Flash的研发上,宁可忍受长达10年的亏损,也要持续投入研发,甚至在金融危机中也不中断。
3、日本
日本经济已经连续低迷了20多年,被戏称为“失去的20年”,昔日“如日中天”的Sony、松下、日立、东芝等品牌日渐式微,被后来居上的三星、LG等取而代之,仿佛日本经济的身影已经淡出了世界的视线。但事实上,来自日本的重要零部件甚至占到了一只iPhone成本的1/3,以此来证明日本经济的存在和实力。日本仍然在半导体产业、电子零部件产业、LED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那些总部位于京都、倾向于与高校产学联合研发的企业。
至于曾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领先世界的日本,为什么发明不出一只iPhone这个问题?作者也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全球化浪潮的今天,真正成功的企业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平台之上。如果想高效、低成本地研发创新型产品,就必须适应这个平台。而日本企业封闭式的开发方式,与今天技术开发的全球化浪潮是背道相驰的!另外,日本手机厂商多年来一直强调在某一个具体模块上进行技术化开发,而很少去提出整套的解决方案。还有,日本运营商对手机行业过于强烈的控制也是手机厂商创新的一大障碍!
三、中国大陆
坦率地讲,中国大陆在iPhone的整个产业链中扮演着比较“尴尬”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面临重重“矛盾”:
1、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被外商雇佣,参与其中,获得的收入却与iPhone巨大的产值不成比例;而内地各省市,对于那些是否“内迁”还拿不定主意的厂商,给予极其优厚的政策竭力拉拢,为的是项目一旦落地,所带来的巨大产值、税收、就业以及政绩。
2、一面是处于“微笑曲线”的最底端,挣着辛苦的“血汗钱”;一面是费尽心机、千里迢迢地把iPhone从美国、欧洲,变身为香港“水货”,再走私进大陆。其中,不仅有让人啼笑皆非的“生于深圳又回到深圳”,更透露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贫富差距!
3、比产业升级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人和社会的变化。随着80后、90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他(她)们的需求已经与20年前的父辈迥然不同,不断发生的“跳楼事件”正向我们敲响警钟!
唯一让人略感欣慰的是,虽然“刘易斯拐点”不断临近,但是正如时任台湾大学EMBA执行长李吉仁所说:中国内地的市场足够大,在这样一个市场中,足以诞生一批国际级的企业!
最后以作者在引言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苹果和iPhone只是一个窗口,它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这个世界!”
李达
这是一本由雷军作序的书,序言中吐露了他对于iPhone和乔布斯本人的追捧;而另一位作序者是着名的媒体人《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发行人吴伯凡,我也是听到他在收音机里的推荐才有幸拜读的!
同时,这也是一本独特的书,我想在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除了《产品说明书》之外,大抵很少有像这样围绕一件商品所写的书籍。作者曾航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资深IT记者,为了写这本书,前后花了大约1年的时间,奔赴深圳、上海、苏州、长沙、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地实地走访,搜集资料,单就这种严谨务实的精神就是值得钦佩的!
本书的内容几乎涉及了iPhone从无到有、直至消亡的整个过程,包括:苹果如何研发、重要部件如ARM处理器、触摸屏的研发生产、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台湾厂商的参与、由韩国和日本提供的重要零部件、以及iPhone的渠道和销售、AppStore及应用开发者,甚至还包括iPhone的走私、山寨、翻新以及分拆。
下面着重谈一谈下面三点的感受:
一、苹果的研发
为什么苹果可以研发出iPhone这样革命性的产品?结合本书以及相关书籍,试着回答如下:
1、乔布斯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及手段在苹果公司塑造了强大的“凝聚力”。如此突出的凝聚力直接促使苹果具有创造功能简化而品质优异的产品的独特能力。而“功能简化”和“品质优异”本身就是产品差异化的两把“利器”;
2、“一掷千金”的研发投入和“世界一流”的人才。前者,仅为了研发iPhone一代,苹果大约花费了1.5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后续的研发费用更是不计其数;后者,例如擅长酷炫外形设计的乔纳森?伊夫(Jonathan Ive)、从知名连锁超市Target聘请来的擅长零售业务的Ron Johnson,以及从康柏挖来的擅长供应链整合的蒂姆?库克(Tim Cook),也就是现在苹果的CEO。
3、这一点可能会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合作”。(www.xindetihuiya.com)大家印象中的苹果仿佛总是“特立独行”,但是别忘了:它与ARM以及三星合作研发微处理器、与台湾宸鸿合作研发电容式触摸屏、与康宁以及蓝思科技合作研发“金刚玻璃”、与富士康合作研发生产工艺,就连苹果最初想到做手机也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想到与摩托罗拉合作。
二、台湾、韩国、日本在iPhone产业链上的地位及各自问题
iPhone是典型的“全球化”的产物,如果把一只iPhone 3GS拆开,其中34%的零部件来自日本、17%来自德国、13%来自韩国,当然这些零部件都是由台湾厂商最后组装的。
1、台商
台资企业的独家秘笈是把实验室里的样品搬到生产线上批量生产,其中涵义可不仅仅是“代工”两个字可以言及,工期和良品率是其中的核心。
台资企业往往倾向于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大部分零部件都可以就近供应,例如围绕苏州的长三角和围绕深圳的珠三角;并且分工十分细致,许多企业善于只加工一小道工序,并有一套独到的成本、质量控制方法。
而一提起台商,富士康是绕不开的话题,“世界代工之王”的称号介于盛誉和毁誉之间。苹果把所有的iPhone、iPad均交给富士康代工,让老板郭台铭赚得盆满钵盈,但是“跳楼事件”也让他焦头烂额。当然,富士康所面临的“内迁”等问题,也是其它代工厂绕不开的话题。
台湾企业近30多年的发展,正印证了另一位着名企业家宏基电脑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所创的“微笑曲线”理论:在代表产业链的曲线中,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和“市场”。而纵观台商,除了宏基和HTC略有起色外,其它大部分仍然在“微笑曲线”的谷底苦苦挣扎,虽然也有相互“抢单”“窝里斗”的因素,但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对“研发”和“市场”的投入不足!
2、韩国
韩国企业生产了iPhone的屏幕、处理器、内存、电池等主要零部件,按照一贯思维,他们甚至认为iPhone应该是“韩国手机”,幸亏乔布斯不是韩国后裔。
韩国的产业形态与台资企业有着“天壤之别”,尤其以三星为甚,例如,它囊括了研发、元器件、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整个IT产业的上游关键零部件。无论是闪存、显示屏、微处理器,还是电池,三星都拥有独立的核心技术。世界上很少有一家手机企业能够像三星这样占据几乎全部的核心技术。
而这一切,其实得来不易,除了韩国政府“举全国之力”的大力扶植之外,三星在研发上的投入和毅力确实无人能及,例如,在NAND Flash的研发上,宁可忍受长达10年的亏损,也要持续投入研发,甚至在金融危机中也不中断。
3、日本
日本经济已经连续低迷了20多年,被戏称为“失去的20年”,昔日“如日中天”的Sony、松下、日立、东芝等品牌日渐式微,被后来居上的三星、LG等取而代之,仿佛日本经济的身影已经淡出了世界的视线。但事实上,来自日本的重要零部件甚至占到了一只iPhone成本的1/3,以此来证明日本经济的存在和实力。日本仍然在半导体产业、电子零部件产业、LED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那些总部位于京都、倾向于与高校产学联合研发的企业。
至于曾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领先世界的日本,为什么发明不出一只iPhone这个问题?作者也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全球化浪潮的今天,真正成功的企业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平台之上。如果想高效、低成本地研发创新型产品,就必须适应这个平台。而日本企业封闭式的开发方式,与今天技术开发的全球化浪潮是背道相驰的!另外,日本手机厂商多年来一直强调在某一个具体模块上进行技术化开发,而很少去提出整套的解决方案。还有,日本运营商对手机行业过于强烈的控制也是手机厂商创新的一大障碍!
三、中国大陆
坦率地讲,中国大陆在iPhone的整个产业链中扮演着比较“尴尬”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面临重重“矛盾”:
1、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被外商雇佣,参与其中,获得的收入却与iPhone巨大的产值不成比例;而内地各省市,对于那些是否“内迁”还拿不定主意的厂商,给予极其优厚的政策竭力拉拢,为的是项目一旦落地,所带来的巨大产值、税收、就业以及政绩。
2、一面是处于“微笑曲线”的最底端,挣着辛苦的“血汗钱”;一面是费尽心机、千里迢迢地把iPhone从美国、欧洲,变身为香港“水货”,再走私进大陆。其中,不仅有让人啼笑皆非的“生于深圳又回到深圳”,更透露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贫富差距!
3、比产业升级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人和社会的变化。随着80后、90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他(她)们的需求已经与20年前的父辈迥然不同,不断发生的“跳楼事件”正向我们敲响警钟!
唯一让人略感欣慰的是,虽然“刘易斯拐点”不断临近,但是正如时任台湾大学EMBA执行长李吉仁所说:中国内地的市场足够大,在这样一个市场中,足以诞生一批国际级的企业!
最后以作者在引言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苹果和iPhone只是一个窗口,它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