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

新高考网

1929年4月的一天,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的一户农家中,迎来了一个小生命。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想让他成为栋梁之才,故此取名“孙家栋”。可令他父亲没想到的是,儿子不仅仅成为了“家之栋梁”,更成为了“国之栋梁”。

孙家栋是航天科技领域的高级人才,也是我国人造卫星科技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1967年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至2007年“嫦娥一号”顺利升天,整整60个春秋,孙家栋一直担任着总设计师的重要角色。据统计,在我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有1/3的航天器,都是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主持参与设计的,正因如此,业内专业人士也将其尊称为“卫星之父”。

孙家栋虽然出生于辽宁,可是在三岁的时候就随父亲前往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到了1942年,勤奋好学的孙家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并在此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1947年时,由于孙家栋学习成绩优秀,故此被送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俄文专业进修。

1950年的元宵节,是孙家栋改变命运的日子,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急需建设空军力量,故此开始在高校招聘飞行人员。孙家栋毫不犹豫,当即报名参军,由于自己身体素质较好且擅长俄文,所以被直接分配给外国航空教官做翻译人员。

1951年时,孙家栋被送往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进修,并在此以学科成绩全优的情况下,获得了学校颁发的纯金质奖章。

在国外的日子,孙家栋时刻不忘祖国的养育之恩,他学成之后,带着所有的知识与满腔热血踏上了归国之路。回到国内的孙家栋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并跟随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从事导弹与卫星的研究。

1958年时,国外传来重磅消息,人类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可谓是举世震惊。此时的中国已经在逐渐崛起,随即宣布也要“搞一颗人造卫星”。在科研攻关12年之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气魄。

在此之后,由孙家栋主持制定的“实践一号”人造卫星与新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均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领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到了2004年,我国宣布正式启动探月工程,此时的孙家栋已经有75岁高龄了,可还是担负起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

相对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而言,探月工程的难度要更加巨大,因为人造地球卫星是围绕地球运动,属于“近地空间”,距离地球较近。可是探月卫星却要发射到很远的距离,围绕月亮飞行,故此无论是在轨道设计、轨道测量、轨道控制等方面,都要重新规划数据,稍有偏差就会使总体工程前功尽弃。

时至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的研究到了关键的升空发射阶段,也是孙家栋最忙的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的协调团队之间的合作,使“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孙家栋在祖国各地之间往来奔忙,接近80岁的他甚至每个月都要走坏几双布鞋。

同年11月26日,“嫦娥一号”卫星第一张月面图发布,并将《歌唱祖国》的歌声传回地球。这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计划获得了圆满成功。在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之中,孙家栋却望着月亮流下来了泪水,这是国家的一次飞跃进步,同时也是他为祖国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

孙家栋胸口悬挂着“共和国勋章”,他显得更加精神矍铄,对于他来说,勋章并不仅仅是一枚荣耀奖章,而是国家与人民对他的肯定,更是实至名归的巨大褒奖。

孙家栋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管是各领域精英,还是平常的工人和百姓,只有?力同心,艰苦奋斗,新中国才会繁荣伟大,并让世界人民对我们刮目相看。

向孙家栋同志事迹学习心得

近日,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孙家栋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科技战线、中央企业系统、国防科技工业全行业开展向孙家栋同志学习活动。

接到通知后,集团公司各单位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下发相关文件,动员并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向孙家栋院士学习,迅速掀起了一轮学习孙家栋院士科学精神和崇高品质的热潮。

各单位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孙家栋院士事迹以及“国家需要,我就去做”的精神品质。在104工段在交流会上,大家纷纷表示,在我厂全面推进二次创业、新产业化转型的进程中,要认真学习孙家栋院士爱党爱国、忠诚事业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发展航天“要依靠发挥集体智慧、要依靠国家各个方面的支持”的理念,以及发挥系统集成优势、发扬技术民主作风的科学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新一代航天人将立足本岗、攻坚克难、创新工作、勇攀高峰,为彩虹集团推进二次创业、新产业转型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了孙家栋同志的事迹后,对我影响极大,感受颇多。

作为刚刚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有以下三点特别值得我学习和在以后的工作道路为之努力奋斗。

一是要学习他艰苦卓绝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刚刚诞生的年代,基础建设,教育资源都嫉妒匮乏,甚至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孙家栋同志心系祖国一心希望学业有成建设祖国。辗转进入哈工大,求学路上三读预科,留学苏联。特别是在留学苏联期间从进入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预科开始,一直到本科毕业,7年里,他的各科成绩门门是5分,年年是5分的满分,在毕业时还获得了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斯大林奖章”。此时的孙家栋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毕业后立刻回国,祖国急需人才,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和建设祖国。想想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们和此刻在大学校园的年轻人们,我们和孙家栋院士的差距太巨大了。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伟大的志愿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

二是我们要学习院士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孙家栋同志不计名利甘于默默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奉献青春才华、聪明才智和心血汗水。从汽车到飞机,从导弹到卫星,祖国哪里需要他,他都义不容辞,“国家需要,我就去做”,面对重重危险困难从不退缩,兢兢业业工作在科研一线。孙家栋一辈子也没有多少时间没时间陪家人,自己的女儿出生时也没有时间去医院看家人,经常是一个科技项目开始便转换到了新的工作地点,又因为工作保密的原因,经常无法见到家人,但是院士却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在工作岗位上贡献力量。孙家栋取得了辉煌成绩,采访他宣传他的机会很多,蛋他的原则是能推则推,能拒则拒,尤其是对自己的宣传始终保持低调,从不居功自傲。这些朴素的共和国奉献者的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最值得学习和需要的。

三是学习他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新中国伊始,百废俱兴导弹工业一片空白,国家急需要发展导弹工业,学了7年飞机发动机专业的孙家栋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开始了新中国的导弹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经济技术都比较落后,一无设备二无资料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导弹事业可谓是一张白纸,两手空空。孙家栋同志在钱学森老师的带领下从仿制苏联的近程导弹再到自行制造,从中远程导弹再到核弹头导弹的试验成功,孙家栋院士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获得了成功。九年苦战国产导弹又转移战场造卫星,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我们无法体验孙家栋院士当时所一路走来的艰辛,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孙家栋院士的层层努力以及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这些东西更是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学习。

五十多年来,孙家栋院士倾心于中国航天事业,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辉煌,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总之,孙家栋同志身体力行,他把对党度国家无限热爱,化作实际行动,创造了无愧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通过对孙家栋院士的学习,我深刻他体会到作为一个在央企工作的年轻人应充分发扬爱党爱国、忠诚事业、发扬民主、严谨务实、锐意创新、勇攀高峰、淡漠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同时作为一名的党员的我,更应该以孙家栋同志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工作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祖国的建设奋斗终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