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新青海省四个转变心得体会范文

新高考网

特色培育绿色崛起全民共享

在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全会上,王国生书记提出了“四个转变”,其中有一条,要求实现从单纯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昨天,王建军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要大力推进生态生产生活联动,努力在保护生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实践中,探索走出一条青海绿色崛起之路。河南县这些年的发展,恰恰印证了这一论断的指导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河南县的发展实践上升成为了全省发展的工作思路,我们感到很振奋。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是青海省惟一的蒙古族自治县,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截至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6亿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52.57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河南县认真贯彻落实在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创建品牌效益等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推进有机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群效应,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相依存、相促进的循环发展模式,在扎实做好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发展,谋划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初步实现了扎实有效的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持续推进有机畜牧业发展。河南县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我们紧紧抓住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被列为省级示范园区的契机,加大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支持饲草基地、牲畜棚圈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和重度退化草场改良。依托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有机畜产品品牌优势,坚持用生态产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畜牧业,以园区促进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围绕打造特色产业这一主线,不断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在39个行政村打造了“一村一品”,建成有机畜牧业特色养殖示范场5个,高原有机畜牧产品生产示范基地5处。通过整合牲畜、草场资源,加快草场流转,进一步规范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牧户”的有机畜牧业产业化模式和“分户放牧、联户经营、集中定居、一体管理”的有机畜牧业生产新格局。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发展中,我们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走绿色循环发展道路。顺利实施完成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及时兑现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鼠虫害防治、黑土滩治理、禁牧封育、林地保护等工作全部超额完成下达任务。同时,长期坚持推行“白色污染”治理巩固策略,禁用白色塑料包袋已成为全县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达到了全县范围无“白色污染”的效果。出台了《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依法治理生态提供了法律依据,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八大行动”,通过实施生活垃圾定点堆(排)放、集中处理、加大生态型公益岗位开发等举措,草原生态逐渐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按照草场承载能力养殖牲畜已成为牧民群众普遍共识。下一步,还将积极争取,全力打造全区域无垃圾示范县,继续加大草原生态治理,打响打亮“亚洲一流、青海最美”生态草原金名片。

强化科研创新支撑。在草原生态治理中,我们坚持有机优先,不污染草场土壤、水源、生态为前提,在鼠虫害、毒杂草治理中,在积极探索使用无人机模拟喷洒药物、模拟飞播等多种防治措施。在重要的水源地,均实行水源动态检测,确保了水质达标。在特色产业培育中,积极探索建立了有机产品可追溯体系,实现了消费者在消费优质产品的同时,消除了食品不安全带来的顾虑。今后,我们还将通过政府主导,积极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与青海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不断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在草原生态保护、产业节能高效等方面进行有力探索,实现科技富民强县,助推带动牧区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扩大特色农牧业品牌影响力。近年来,我们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组团的方式,鼓励引导县内企业参加“青洽会“、博(展)览会、招商引资活动等加大推介力度,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带动企业效益提升。下一步,要按照坚持特色、推出新品、做大规模、打造精品的思路,结合地方实际,不断推出新产品,确保品牌效应,实现品牌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促进特色品牌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提升我县特色产业品牌市场占有份额。

同时,我们还将循环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等理念融进了城镇建设当中,不断推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以发展旅游型、生态型、文化型精品城镇为导向,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向城镇全体居民、牧区村社居民覆盖和延伸。举办国际诗歌圆桌会议、那达慕盛会等活动,助推旅游业发展,促进并带动牧民进城转移就业,减轻了人畜对草场的压力,为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创造了良好环境。

文旅融合精准突破改善民生

王建军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各族人民团结的生命线。”如何真正实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大省的转变,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海北是青海省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这里有花海门源、天境祁连、藏城刚察、河清海晏;这里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海郡古城和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以及王洛宾先生经典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诞生地金银滩草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长期以来,藏、蒙古、回、汉等27个民族群众休戚与共、亲如一家,共同创造了海北灿烂的文明史。

海北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口小州,每平方公里的国土平均分布不到10个人,总人口28万人。但同时,我们更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大州。2013年9月海北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试点。我们如期成功实现创建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于启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年再提升工作,明确了建设“共倡共有的精神家园、平安稳定的和谐家园、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的奋斗目标,海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踏上了新征程。

*在视察青海时说过,要教育引导青海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中做到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共同推进民族地区发展。省委书记王国生说,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落实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持续不断地实施重大民生工程,把各族群众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把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推进工作、检验成效的根本标准,在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伟大实践中,我们最深的体会是: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重大机遇;抢抓国家支持藏区发展、大力度实施对口帮扶,推进整体脱贫攻坚战役的良好机遇,发展地区经济,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财政民生支出保持在80%以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发展。

加快发展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十二五”以来,在中央和省上的有力支持下,海北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发展示范试点,祁连机场建设加快推进,兰新高铁海北段及西湟、峨祁等一级公路建成,境内公路总里程增加4856公里,乡镇、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100%。新增输配电线路2022公里,全面解决电网延伸范围内群众用电问题,全州100%的乡镇、97.66%的行政村、99.17%的农牧区居民通电。解决1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全州农牧民饮水安全目标。从2012年起,实施了覆盖所有行政村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连续4年竭尽全力投入近5亿元,使5.6万户群众实现了居住条件的“新、亮、美、净、畅”,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较五年前增加11.72平方米,也因此经受住了门源“1?21”6.4级地震严峻考验,创造了没有房屋倒塌、人员重大伤亡的奇迹。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载体。为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我们设立了800万元的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建成门源县“回族宴席曲”、“窝儿药枕”,祁连“阿柔逗曲”等23处民族传统文化传习所(点),开展了藏族口头文学《达纳多》剧目创作、《斯贝勒霞》等7部海北民间文化丛书整理,推出了大型原创民族歌舞《碧海云天?金银滩》、大型实景话剧《草原之子》等一批精品力作,以王洛宾音乐艺术节、门源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刚察观鱼放生节、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为引领,展现地域民族文化。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原子城红色文化基因,打造海北精神高地,推进“西部红都”品牌建设;依托环湖赛影响力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生态、人文、自然博物馆群和自行车文化产业体验基地、祁连山生态牧场体验基地、岗什卡滑雪登山基地、达玉民俗文化创意服务基地建设。

脱贫攻坚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精准突破口。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确定“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目标,制定“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十二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全力推进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三个示范州建设,实现了25个贫困村退出、6737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以州每年500万元、各县每年100万元的规模设立电商发展引导资金,祁连、门源县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成电子商务孵化基地1处、服务中心4处、服务网点177处。实施了8个省级旅游扶贫试点村、11个县级旅游扶贫试点村以及11个重点景区景点项目,带动贫困户1657户5752人,年人均增收1014元。

改善民生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力抓手。我们坚持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筹资11.86亿元全面完成了教育布局调整,办学条件实现历史性跨越。在此基础上,着力办好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州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考上线率达到99.67%、“民考民”文史类平均总分居全省第一。同时,强化“三医”联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等10个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坚持增加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为目标,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举、拓宽就业渠道与落实就业扶持并重,以充分就业促进增收,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规划引领科学建园生态脱贫

,在*、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指导支持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提出“一年夯实基础工作,两年完成试点任务,五年设立国家公园”的工作目标,举全省之力、集各方智慧,高效快捷、强劲有力地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7个新突破。

打破“九龙治水”,建立行政管理新体制。我省从现有编制中划转354个编制,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对3个园区所涉4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

注重整体保护,完善生态保护新机制。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提名地等各类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结合精准脱贫,创建生态管护新模式。创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在原有2554个林地、湿地单一生态管护岗位基础上,制定了园区综合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按照精准脱贫的原则,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新设生态管护岗位7275名,按月发放报酬,年终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突出保护主题,构建规划政策新体系。正在加紧编制起草《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和《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已制定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科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特许经营等10个管理办法(实施方案),构建了基本配套的政策体系;

促进和谐共生,探索全民参与新路径。在具体的工作中,稳定草原承包经营基本经济制度,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特许经营、发展第三产业,充分调动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的主动性,鼓励引导并扶持牧民从事公园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

整合专项资金,实施资金保障新举措。,我省安排1.4亿元用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展陈室等本底调查、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全员培训等项目;安排专项资金3529.8万元用于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劳务报酬;

强化科研支撑,开辟人才培养新渠道。我们瞄准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和科技支撑作用薄弱这一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最大短板,对省州县乡村干部、生态管护员、技术人员组织开展了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30场次、2500多人次,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准和管理能力。近期省政府、中国科学院等院校将联合组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

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有关人员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和加拿大班芙国家公园进行专项考察,并与世界著名国家公园协商建立姊妹公园关系。

2017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将重点做好11个方面的工作,确保全面实现“两年完成试点任务”的目标。

坚持规划引领,形成总体规划体系。尽快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保编制出体现国家形象、国家意志、国家战略、国家行动和高水平、高质量的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坚持法制保障,完善科学制度体系。制定并颁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制定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产业发展和特许经营、城镇和基础设施、社区发展等5个专项规划,制定野生动物伤害保险办法,健全制度体系;

坚持开放建园,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准体系,明确标准和标准操作程序、指南和其他类型等标准化文件,指导标准体系的检核及相关标准的立项工作;

坚持项目优化,形成项目建设体系。投资10亿元资金,全力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2017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实施标志性建筑、保护站标准化、森林公安派出所、巡护道路、生态监测、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整合三江源二期工程、湿地保护、生态多样性保护等项目,进一步加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

坚持社会参与,构建多元投入体系。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投入机制,依托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做好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对国家公园进行社会捐赠管理。通过实施特许经营制度,拓展公园保护管理;

坚持优化管理,健全机构运行体系。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提高、边完善、边推进的要求,强化机构运行磨合,依托试点目标,继续优化机构组织管理。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各园区管委会的职责。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体制试点和园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执法人员、生态管护员等进行全员培训和专题培训,增强理性认识,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和能力。同时,在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省、州、县、乡四级培训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的编制等工作;

坚持科学建园,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在青海省生态监测网络平台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汇聚科学院及各部门有关自然和社会监测资源,用大数据手段做好国家公园管理、科研、宣教、服务等工作。建设并投入运行三江源国家公园展陈室;

坚持量化管理,健全监测评估考核体系。及早动手制定试点评估工作方案、评估大纲和实施细则,形成省级总结评估意见,对试点内容、工作目标、评估办法加以细化,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和评估标准;

坚持夯实基础,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体系。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作为独立的登记单元,开展对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本底调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试点和草场承包经营权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建设统一的管理评估平台。圆满完成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严格保护要求下的社会和谐发展体系。制定创新三江源国家公园牧民生产经营模式方案和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方案,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有机畜产品加工产业及生态旅游业;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旅馆、牧家乐等经营项目,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发展;牧民群众参与生态体验、游憩服务和环境教育等经营服务,提高经济收入。统筹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八个一批”措施,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

紧盯政策立足省情谋划大局

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青海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制订了《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按年度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分工,积极推动工作落实。目前,我省已在俄罗斯等国开展农牧业、资源开发务实合作,在马来西亚开展旅游、餐饮等领域投资合作,与部分沿线国家共同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圆桌会议”等境外商贸活动,达成一批合作协议。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成为省内第一家海关保税监管场所。西宁至东京、曼谷、首尔、吉隆坡、台北、香港等6条国际(地区)航线正式开通,首趟中欧班列(西宁?比利时安特卫普)成功开行。

今后,我省将按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青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比较优势,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努力形成“走出去”与“引进来”良性互动局面。一是推进通道建设,与周边省份协同争取国家重大工程布局,实施好格库铁路、格敦铁路、新青川大通道公路等骨干项目,开工西宁至成都铁路,开通西宁至西安高铁,形成更为便捷的开放发展运输通道。二是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重点打造西宁、海东和格尔木三个对外贸易的节点城市,培育特色轻工、农畜产品、新能源等三个出口基地;加大枸杞企业等出口资质认证培育,支持地毯、锂电池等产品出口。三是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经验,加强与沿海沿边地区通关一体化合作,实施青藏国际陆港项目,完善西宁机场口岸基础配套,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四是强化合作平台支撑,充分发挥对口援青、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作用,跟进落实已确定的合作项目,有效提升与武汉、成都、南京、无锡等城市的合作层次,推动融合互补发展。着力提升展会水平,以绿色和大美的理念继续办好青洽会、环湖赛等展会赛事,注重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对接,推动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跨上台阶。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流域等重大生态工程已经显现出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全省湿地面积达到814万公顷,居全国首位,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青海湖水位连年上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地位日益巩固。生态敏感区、旅游景区、交通沿线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效显著。积极打造三江源国家公园等绿色品牌,生态文明建设谱写了新篇章。

下一步。将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部署,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完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加强“五大生态板块”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出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划定并颁布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祁连山保护建设、环青海湖综合治理、湟水河流域南北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进一步巩固青海省生态地位。着力打造三江源国家公园品牌,使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成为绿色中国走向世界的形象大使。

落实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十二五”以来,我省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重点县基础设施条件持续完善,功能明显提升,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十三五”时期,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构建大产业、大生态、大民生、大交通、大信息、大物流、大旅游协同发展新格局,将东部城市群打造成带动全省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典范。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开展共和、同仁、贵德、海晏、玛沁等5个县撤县建市前期工作,稳妥推动门源、民和、互助等3个民族自治县规划、建设、管理向城市体制转变。学习借鉴浙江等地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建设一批自然条件好、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富有活力和魅力的特色小镇。

持续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近年来,全省工业发展保持稳定、呈现出整体向好局面,2017年工业总量有望重新站上千亿元台阶。工业集中度不断增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比接近全省80%。转型升级成效初步显现,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油气化工等传统产业实现稳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已成为重要增长点,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十三五”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把园区作为循环化改造的主阵地,支持国家低碳工业园试点建设,进一步推进企业循环式发展。积极融入国家能源革命战略体系,将盐湖资源开发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高原特色动植物资源加工产业。

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有效支撑了转型发展。“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实施30项重大科技专项,每年实施100项改造提升工程和100项创新攻坚工程,建设和完善100个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实施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和科技“小巨人”计划。建设并发挥好“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解决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装备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

国家陆续出台了健康、信息、旅游等一系列中长期战略规划,我们将紧盯国家政策取向、立足青海实际、突出特色优势、找准结合点,把我省的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去谋划,力促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跳出青海放眼全国主动融入

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北京市外建立的第一个辐射基地。它的发展秘诀,就是跳出青海,放眼全国,主动融入。由此,成就了我们实施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成果。

青海中关村基地自2012年成立以来,充分依托北京中关村科技、人才、品牌、产业优势,结合海东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人才互访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尝试,目前,已有超过1000人次的北京中关村企业家到访青海中关村基地,29家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青海。

近五年来,青海中关村基地按照“绿色、低碳、聚集、循环”的产业定位,构建了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的完整创新创业生态链,着力打造海东市乃至青海省的“人才集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企业孵化基地”。目前,青海中关村基地已累计入驻企业163家,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6.09亿元,实现产业投资40亿元,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就。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贯彻。青海中关村基地坚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在产业方向上坚持“构建高地、突出特色、追求低碳”的规划理念,充分发挥青藏高原综合资源优势,将产业聚集与生态保护结合,确立了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五大产业和科技孵化服务的独具特色的“5+1”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在空间规划上坚持“环保、科技、循环”的规划理念,对入驻企业实施严格的环保管控,在青海中关村基地内实现废水、废气零排放;在环境建设上,充分促进科技与生态融合发展,建设清洁能源智能微电网、平安柳湾水系景观公园等生态项目,实现了园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建设目标,并于被APEC组织认证为西北唯一的“全球低碳小镇”示范项目。

创新平台建设初步完成。按照为创新创业提供全要素支撑、全周期服务的思路,青海中关村基地打造了“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完整创新创业链条。建设了1000平方米、提供102个工位的众创空间“海东驿站”,以零收费的方式为初始创业团队提供一个包括工作、社交、洽谈和重大事项发布多种功能的低成本、便利化创业平台;建设了四万平方米孵化器大楼海东科技创业大厦,整合精准、高效的创业扶持资源,服务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建设了6栋14个单体、总面积超过十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作为企业加速器,整合了超过1333.3公顷工业用地作为产业化项目落地载体,为青海中关村基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青海中关村基地成功通过科技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审,成功搭建一个院士工作站、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资30亿元的“比亚迪动力锂电池材料生产及其回收项目”等一批支柱型项目陆续入驻,产业聚集程度日益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申请专利202项,授权103项,入驻企业青海仁一药业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陈东立入选省第十一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百能储能技术、青海明阳环保3D打印油墨技术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入驻企业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全省相关领域的空白。

创业人才加速聚集。5年来,青海中关村基地已聚集博士30人以上,硕士50人以上,己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7家国内顶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加大人才柔性引进力度,贾利民等三位企业家获评为青海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周伟等两位企业家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 ,人才公寓获省人才办授予“青海省(海东)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和“人才之家”称号,引才、聚才、成才环境不断优化。

实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四大计划”。实施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零度计划”,进一步加快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基础设施建设,购置3D打印机、多媒体直播设备等公用创业设备,加强专利转让、证照代办等中介服务,提供全要素、低门槛、低费率的便捷创业资源,使创业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拎包入驻”开启创业历程;实施培育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领军计划”,充分依托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专家公寓和人才公寓的良好条件,秉承“以人引项、以项带群”的思路,引进和培养出一批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优秀产业人才,打造全省人才聚集基地;实施加速科技企业发展的“巨人计划”,着力加强企业自主研发主体地位的确立,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对入驻企业申报发明专利予以奖励,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实验室,推动设立青海百能锌溴液流储能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扶持科技企业上市的“登峰计划”,重点支持百能汇通、明阳环保等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挂牌上市,引导企业按照上市标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填补园区尚未成功孵化培育上市企业的空白。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扩大科技企业规模,加快发展特色化与专业化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到2020年高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努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按照“制定一套服务政策、打造一套服务体系、理顺一个服务机制、培育一支服务队伍”的“四个一”思路,提升基地综合服务能力,使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投资兴业的“乐土”。

干部四个转变心得体会【优秀篇】

领导干部青海四个转变心得体会五篇

关于最新四个转变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关于最新公安机关四个转变心得体会五篇

关于党员干部四个转变心得体会范文

青海四个转变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