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二)

新高考网

二、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漯河市深入推进六项重大攻坚任务的重要之年。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势。一是在适应新常态中找准结合点。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增速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我们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好地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在迎接新挑战中找准突破点。面对来自经济增长速度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速度上的领先弥补经济总量上的差距;面对发展动力转换的挑战,我们必须在坚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同时,在创新能力上求突破,以创新推动发展;面对来自区域竞争的挑战,我们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增创新的优势,确保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在抢抓新机遇中找准关键点。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的扎实推进,有利于我们争取上级支持、吸引外来投资,有利于不断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有利于漯河市持续做大做强食品、化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既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更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稳中求进、进中提升为总基调,以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任务为统揽,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强支撑、促改革、惠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9%左右;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省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更加注重稳增长、调结构,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深入实施工业1351工程。对纳入1351工程的企业,重点服务,大力支持,帮助企业破瓶颈、拓市场、上项目、壮实力,加快培育结构合理的骨干企业梯队。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力争新培育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建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企业上市步伐,重点培育30家上市后备企业,努力实现企业上市新突破。

持续优化工业结构。抓好中国食品百强工业园、临颍休闲食品基地建设,发挥双汇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食品产业高端化发展,增强漯河市食品产业的领军作用。支持盐化工、钛化工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以东兴电子产业园、漯河健康产业园、沙澧医疗器械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建设全省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推动造纸、机械、制鞋、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加快转型升级,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按照每个产业集聚区不同功能定位,分类入驻项目,提高投资强度,加快产业集聚。今年,漯河市6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强化综合功能,抓好投融资、劳动保障、创新研发、土地整理储备等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加快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撤村建居步伐,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区向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升。着力培育临颍现代家居产业园、郾城漯西精细化工产业园、召陵钛化工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努力促使其尽快发展成为产业集聚区。

加快发展服务业。强力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重点抓好闽商大厦、天翼滨湖国际广场等14个项目建设,推动商务中心区早出形象;着力推进城市综合体、商业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打造特色商业区的特色和亮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发展商贸业,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做大做强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招引电子商务、速递物流企业建设区域分拨配送中心,抓好双汇全国冷链物流网升级、沙河港物流园区、宏进农副产品国际物流中心、闽豫钢材物流港、瑞通国际汽配建材城、义乌国际商贸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努力打造冷链、粮食、汽贸、家电等物流品牌,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健康养老、房地产等服务业,推动服务业提速度、扩规模、上水平。

(二)更加注重招大商、上项目,着力抓好投资拉动。坚持锲而不舍强招商、全力以赴抓项目,为漯河市经济社会发展备足后劲。强力开放招商。突出招大引强,重点围绕食品、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及行业百强,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多的大项目。强化集群招商,开展延链、补链招商,引进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精心组织好第十三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深入开展各种专题招商活动,新签约总投资超亿元项目达到100个以上。拓宽开放领域,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城镇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开放招商。完善开放平台,建成运营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漯河查验区。加快培育新的外贸进出口增长点。

狠抓项目建设。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54个,计划完成投资372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0亿元以上。强化项目建设和管理,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重点抓好双汇第二工业园二期、旺旺新工业园、南街村食品工业园、三剑客乳品工业园、淞江医药产业园、河南大地集团白酒酿造等50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强与省直部门的联系和对接,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和项目,争取省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投向漯河,争取省里的产业发展试点布局漯河。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抓紧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增强投资后续支撑能力。

(三)更加注重强基础、创特色,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统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持续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搞好技术、服务跟进,促进良种、良法配套,确保软件、硬件同步推进。重点抓好舞阳泥河洼16万亩和临颍、郾城两个10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

漯河市新建高标准粮田10万亩,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引领漯河市现代农业发展。

深入实施双汇产业化提升行动,依托规模养殖场,着力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畜牧业,全年新培育生态规模养殖场20个以上。

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快培育一批农业品牌。

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坚持生产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以城区周边乡镇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建设以蔬菜、林果、苗木花卉等为主的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信贷、保险和涉农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全年新发展种养大户100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以上、家庭农场100家以上。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更加注重抓统筹、促协调,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推进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

突出规划引领。抓好城市专项规划和特色风貌规划编制,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加快中心城区建筑高度、建设强度规划,扎实推进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强化规划执法,深入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整治,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强化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五角场”、东外滩、荣昌广场、城市场馆、会展中心五大节点,人民路城市综合体、奥特莱斯商业街、龙江生态城等八大街区建设,努力打造城市特色节点和时尚街区。加快推进中山路上跨立交桥、解放路路桥建设工程、沙澧连通桥闸工程、太白山路贯通工程、提升改造龙江路等十大城建工程,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着力实施公租房建设、市场建设改造、城区居民安全饮水等十项惠民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推进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着力抓好房屋征收和安置房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坚持优先发展公交,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加大“黑出租”、“摩的”治理力度,规范市区交通秩序,努力解决市区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深入推进“创卫”工作,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力争如期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面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围绕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定位和总体布局,完善提升规划体系,引进战略投资者,尽快启动起步区开发建设,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临港产业园、区域高端服务区和文化教育科技产业园区。着力打造经济技术开发区软硬环境,提升国家级开发区形象。加大西城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培育产业,努力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漯河新城区。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推进临颍、舞阳两个县城与中心城市组团发展,优化中心城市与两县的产业布局,形成分工合理、集群发展格局。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S238、S330改造等交通项目,形成快速交通体系,促进县城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筛选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特色乡镇,制定发展规划,加大支持力度,强化产业培育,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加快撤乡建镇步伐,打造一批宜工、宜农、宜商、宜游的特色小城镇。

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对现有建设试点的分类指导,着力抓好基础配套建设,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完成1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再实现1.8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成投用。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和中小河流域治理,新打机井2700眼、维修机井6000眼。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新解决1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沼气用户2300户。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护机制,争创一批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示范村,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更加注重激活力、添动力,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努力取得更大成效。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把政府不该管的彻底放开、放活,把该管的坚决管住、管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扎实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全面清理行政权力,公开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和金融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强化税收征管,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积极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政府投融资公司多元化融资,加快农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展,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快设立财务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推进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扰乱金融秩序行为,打造更加宽松的金融生态环境。

深化其它领域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支持骨干企业战略重组。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办证工作。抓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交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事业、生态环保、住房公积金等各领域改革,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实施创新驱动。切实加强观念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六)更加注重惠民生、增福祉,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认真办好省定十项民生工程和市定15件民生实事,尽最大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漯河市人民。

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加快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以创业促进就业,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落实市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实施办法,实现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之间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健全老年福利制度,加快建设社会福利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8016套。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切实做好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工建设市养老产业园,积极探索多元化社会养老新路子。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成4所中小学,筹建、改扩建29所中小学,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新建大型社区、城市综合体等区域,按照规划要求,配套建设幼儿园和中小学;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大力支持漯河医专升本,积极推进漯河职院转型提质、与本地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漯河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等学校加快发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抓好市中心医院西城区分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市第六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县区中医院业务用房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项目建设,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工作,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社会办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以许慎文化、贾湖文化、舞阳农民画、沙澧文化超市、幸福漯河健康舞等为重点,打响特色文化品牌;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新建680个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城市展示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艺馆建设,开工建设市民之家、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中国文化研究院漯河国际交流中心等项目;启动开源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大力培育*,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提升全民文明素质。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100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老龄等事业发展,新建100所留守儿童之家。做好统计、气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漯解放军、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设。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