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学习两会的心得体会(一)

新高考网

第一篇:党员学习两会心得体会

北京以晴朗的好天气迎来了3月。与明媚的蓝天产生巨大反差,网络上被上亿次点击量刷屏的雾霾纪录片,让阳光灿烂的早春蒙上阴影,又一次将环境污染的沉重话题,触目惊心地呈现于公众面前。

有人说,纪录片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两会开幕之前。它让代表委员们不得不面对舆论压力,认真审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环境污染。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共商国是的两会上,人们希望决策者们能够给出摆脱“雾霾”的措施和方案。

雾霾的频繁侵袭,印证了环境保护的不易,也反映出改革之艰难。其间,既有经济转型的痛苦,也有利益调整的博弈,更有眼前利益与长远规划的纠结。改革进入“深水区”,要涉险滩、啃硬骨头之类的表述,体现于民众生活中,实际就是雾霾能不能驱散,收入能不能增加,养老有没有保障,权利能否得到尊重,个人的小小梦想能不能实现。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人们看到这样的成绩单:80多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部门完成了108项改革任务,出台了370条改革举措。与之相对应的是,经济转型时期的压力与困难,比如,困扰每个人的污染,因GDP增速适当调整而带来的发展压力,政策调整中各方诉求的艰难平衡。

这让一些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担忧,对改革能否深化下去存有疑虑。如果稍加回顾就会发现,中国的诸多改革都是问题倒逼的:没有吃不饱饭的惨淡,就不会有包产到户;没有回城知青的就业难,就不会有个体经济的发展;没有雾霾的切肤之痛,就不会有环保立法的推进;没有经济转型的压力,就不会有行政审批制度、财税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压力和难题往往是推动改革的动力和时机,决策者对此有着清醒的洞悉。

作为战略布局的“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对接着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和民生福祉、民众幸福。或许顶层设计的概括性描述,普通人认知稍有困难;但中国梦的最终目标,却是你我都有稳稳的幸福。高屋建瓴的战略布局,转换为普通人的生活期许,其实就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两会于民众的意义,就在于它将民众的希望和期许,变成认认真真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对法律的制定,对政策的调整;变成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它将给出行政体制改革

全国两会最新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两会心得体会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