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扶贫考察学习报告精选2篇

新高考网

1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安排,现将学习培训期间及赴某市调研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某村、某镇的经验做法某村土地制度综合改革、某镇的电商家具产业园各有特色。某村通过吸引外来资金投资,成功获得了英国杨威及合伙人公司的投资,实施了农民集中居住、开展社区创建,建成了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等城市才具有的基础设施,使某村形成了一个“小城镇”,为我们提供了乡村建设的一个样板。某镇则通过本地居民的努力,以小带大、以点带面,从几个网店做起,发展成为了全国“淘宝第一镇”,为我们推进电商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复制模式。

二、学习培训及调研考察的体会

1、抓党建、促脱贫要“有正气”。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可以明显的看到,无论是某村,还是某镇,都是在一个坚强班子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少到全,带领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党支部提供的坚强基础,没有投资商对地方党政组织的信赖,某村是很难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的。任何一个村庄的集体搬迁一直是基层工作中的难题,如果没有村支部的有力工作,这一难题则无法解决,村民集中居住、土地制度综合改革是无法顺利推进的。如果没有某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仅仅靠农民个人发展电商,相关配套措施跟不上,某镇也很难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因此,基层工作特别是农村工作,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班子,也必须有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支部书记。在抓党建上,要坚强有力、工作到位,标准动作不走样,还要突出“本土特色”,实现“一村一品”;在扶贫上,实事求是,不送人情,不从中徇私牟利。

2、抓产业发展要“接地气”。某村的发展,在吸引投资的基础上,依靠本村传统的木业和编织等手工业,发展挖木勺、制油端子、打蒲包、编蒲扇等项目,而且积极引导村民创业,打造出了村内的商业街,通过扩大影响、吸引商业资本,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某镇的家具产业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从2006年开始,从家庭式的作坊生产,发展成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商务服务、生活配套五大功能区为一体的电商家具产业园,入园企业达到588家,家具涵盖了实木类、板式类、钢构类、碳化类等品种。从某村和某镇的发展之路可以看出,都是依托本地产业,借助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形成“互联网+”的经营发展模式。

3、抓电商推广要“聚人气”。电商从根本来说是一种销售渠道,而且是一种“无边界”的销售渠道。不受营业场地、营业时间、营业人员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易,随时随地可以产生收入。但是,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的要素??产业集群。以某镇为例,集聚了大量的家具企业,规模有大有小,档次又高有低,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线上线下都便于考察、采购。同时,家具产业的集群又带来了其他产业靠拢,如家具研发设计、仓储物流、物业管理、生活服务等其他产业,以满足家具产业集群所需要的原料、职工生活、子女上学等各种所需。因此,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关键一步是吸引产业聚集。

三、目前我们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是人才缺乏。农村最普遍的情况是,青壮年劳动力缺乏,也就是最能接受新事物的劳动力缺乏。青壮年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在某地是这样,这次到三地进行扶贫检查,这几个区(市)农村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制约了本土经济的提升发展。没有年轻力量的积极投入,是很难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的。

二是产业基础薄弱。在派驻村周围,可以说是缺少各类工矿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无法形成促进农村发展的带动力量,制约了乡村的经济发展。目前,农村居民的产品销售基本以原生态或半成品进行销售,利润低、销量低,产品基本销售给周围较小的个体经营业主,然后再由他们往外销售,无法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三是思想相对落伍。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但这是横向比的结果,是同城镇居民收入比较的结果。如果从纵向比,现今农村居民的收入比过去不知高了多少倍。“小富即安”,固守乡土,是农村村民的一个很传统的想法,尤其是在年轻一代外出谋生,本村常住村民基本为中老年村民,更是凸显了农村居民在思想上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互联网+”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词,没有任何意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

2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医疗健康工作,9月6-7日,由余庆县政协副*何腾峰带领第六届别活动小组一行17人赴剑河县、天柱县学习医疗健康扶贫工作经验和做法。经过2天的考察学习,两地健康扶贫工作亮点多,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成效

1、剑河县的成效。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治疗产生医疗费用并享受政策报销8603人次,发生医疗总费用2440.65万元,补偿费用2351.02万元,较开展慢性病医疗兜底救助前,增加补偿471.84万元,补偿提高20.07%。四重医疗保障合计补偿2376.90万元,经四重医疗保障后,实补比达97.39%,实补比较试点前提高了20.46个百分点。截止2018年8月,全县获得慢性病长期护理保险扶助共98人次,已兑现扶助资金6.945万元。

2、天柱县的成效。2018年1至8月,贫困人口住院基本医疗补偿15523人次,补偿资金4328.68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695人次,理赔资金352.71万元;医疗救助5525人次,补偿救助资金309.13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门诊和住院共补偿1839人次,补偿慢性病资金135.25万元,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经医疗扶助后实际补偿比96.27%。

二、主要做法

剑河县、天柱县两地在落实国家、省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基础上,探索新增了慢性病医疗兜底救助等政策措施。

1、增加慢性病保障病种,突破慢性保障病种限制。在原省、州确定的48种慢、特病种基础上,增加了肾病综合症、痛风、成年人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一年、风湿性心脏病等15个病种纳入慢性病管理,两县的慢性病保障病种达到63种,使建档立卡贫困户慢性病保障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

2、提高新农合基本医疗补偿比例,突破新农合报销比例的限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慢性病住院、门诊费用报销,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将新农合基本医疗补偿比例在同级定点医疗机构基础上再5-10个百分点,乡镇级医院达95%,县(市)级医院达85%。

3、提高大病保险补偿比例。将大病保险各分段费用补偿比例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1万元以下赔付比例从50%提高到60%,1万至3万元以下赔付比例从60%提高到70%,3万元以上赔付比例从80%提高到90%;不设封顶线,保底补偿从100元提高到200元,降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成本。

4、实行慢性病长期护理保险扶助。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承保公司根据其失能程度按3000元/月,2500元/月、2000元/月的标准分家庭护理、机构护理按比例给予补偿,以释放病患家庭劳动力。

5、建立慢性病医疗商业保险长效机制。统筹州、县两级财政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慢性病医疗保险救助,用于合规费用的兜底救助和目录外药品报销救助。

三、启示和建议

(一)启示。一是剑河县在省、州基础上增加了慢性病病种,所增加的15中慢病为常见、多发慢性病病种,确实扩大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受益面,实施慢性病兜底补偿政策,明显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比例(实补比达97.39%)。二是剑河县约24万人,属人口小县,增加了15种慢性病病种,增加补偿资金471.84万元。若按增加27种(省规定的36种)计算,估计超过800余万元。我县实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和36种慢性病患者每年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以上,每次住院个人自付医疗费用不超过1000元,慢病患者年门诊累计自付费用不超过1000元的政,2018年用于医疗医疗扶助的年初预算约900万。若增加27种慢性病病种,保守估计,需再增加800余万元财政负担。三是剑河、天柱县均与保险公司加强了合作,对护理费用进行报销,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际困难。

(二)建议。我县为门诊乡村两级达到75%,住院患者经“四重医疗保障”报销后赔付比例均达到90%以上;我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起付线为3000元;将6万元以下赔付比例60%,6万元以上赔付比例90%。建议县委政府根据目前省级统一的医疗保障政策及标准,及时、足额配齐县级匹配资金,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及时报销补偿。

外出考察学习报告范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