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车改革最新消息

新高考网

  杭州公车改革最新消息,杭州车改后公车开支下降了25% 车补全部打入市民卡。

  早上7点35分,浙江杭州某局副局长陈明(化名)就从家出发,他打算坐公交,8点半前赶到市政府参加一个会议。与车改前不同,陈明每天得为自己的公务出行自寻方式。

  “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走路。有时也会蹭一下同事的车。”陈明说。而在车改之前,包括上下班,只要有出行,局里的车总会准时在楼下等候陈明。

  陈明公务出行的变化,只是杭州公车改革带来的诸多变化之一。而这样的生活,陈明已经历了三年。

取消公车,车补全部打入市民卡

  杭州是全国最早启动公车改革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个全部实施车改的副省级城市。

  2002年,杭州就开始在个别乡镇探索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之后,又在西湖区启动乡镇、街道层面的车改。从起,又分三年、三批完成了市级机关的车改。

  据杭州市发改委体改办巡视员马建华介绍,截至今年6月,杭州13个区(县、市)与两个准行政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全部实施了车改。市级机关现有车改单位156家,其中一级机关88家、分局23家、参公事业单位43家、二级单位2家,涉改人员达6200余人。

  马建华从2003年起,就开始全程参与杭州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工作。他说,十年来,杭州车改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出台全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的区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指导性意见;在全国首创车补全部打入市民卡车改账户,不得取现;在全国率先制定适合专司行政执法监察、稽查等职能机构工作特点的用车补贴体系……

  据介绍,除市级四套班子,公、检、法、监狱及3个驻外办事处外,杭州其他所有党政机关、参公单位、民主党派、群众团体都在车改之内。

  而车改单位,除专业工具车之外,一律取消所有公务用车,包括执法执勤车,所有局级领导干部全都取消专车,所有人员全部参加车改。“这在制度设计上杜绝了‘既留公车,又发车贴’的‘双轨制’。”

  对于车改补贴是“变相加薪”的质疑,马建华认为,虽然货币化车改不能解决所有公车问题,但却是迄今为止医治公车制度顽症最有效的对策。

  目前,杭州对个人公务用车补贴,按行政职务层级分成九档,其中正局级(副厅级)为2990元/月,正处级为1610元/月,最低的是科员、办事员及其他人员,350元/月。

  马建华说,车贴是公共财政安排公务活动交通费的另一种形式,不是福利津贴。这些作为个人公务用车的钱,都按规定被直接打入市民卡,可以在公交车、出租车、市公车服务中心、加油站、车辆年检、车辆保险等与公务交通相关事项上支出,但不能取现,也不能在商场、超市等地方消费。

车改后公车开支下降了25%

  “车改以后,最明显的就是公共财政支出的下降。” 马建华说,仅杭州市级机关“下岗”公车超过800辆,公车开支下降了25%,前两年节约的公务交通费用超过3400万元。

  除了直接的公务开支下降,车改的“溢出效应”也十分明显。马建华告诉记者,现在,许多机关能在单位开的会就不去区、县(市)了,很多工作也改用传真、电话、邮件等方式解决,会议费、差旅费等明显下降,在更大层面上节省了公共财政开支。召开全市性大会,会场周边的交通秩序得到很大的缓解;领导到基层调研,基本上都是一辆中巴车集中前往;领导干部与老百姓一样自己开车、坐公交车甚至骑自行车出行。

  “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堵塞和根治了公车私用以及超编、超标购置配备公车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车腐败’问题。”他说。

车改的成效与压力

  “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杭州车改被认为是迄今最彻底的车改之一。马建华认为,杭州的车改实实在在地触动了公车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成绩有目共睹,“但疲态也慢慢显现,改革的压力在增大”。 他坦言,这既有外部因素影响,也有自身原因。

  马建华表示,这几年,全国各地来杭州考察学车改经验的每年有几十拨儿,但跟进实行“单轨制”的不多,“有些地方的人一个劲地问补贴标准多少、有没有变通做法的事,对介绍‘单轨制’却不在意,回去后还是想搞‘双轨制’,长此以往,会对杭州车改增加压力。”

  随着车改的推进,大多数局级领导慢慢适应了非专车保障的新型公车制度,但也有一些领导不习惯、不善于利用多种交通工具从事公务,特别是紧急公务、临时参会等,对没有专车带来的不便有较多抱怨,甚至通过变通,继续享受“专车”。萧山区在乡镇街道一把手的“强烈”要求下,允许车改乡镇街道聘用两名有驾驶技能的临时工,或向未车改单位借来车辆的专职司机,出现“单位没有公车,却招专职司机”的怪现象。

  随着中央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马建华认为,这说明发放“车贴”这种带有“赎买”性质的改革路径已基本达成共识,公车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关键是在“价格”上,需要经过多个回合的博弈。“更要防止一些地方在车改具体实施过程中走样变形。”

  对两办文件提到的保留“应急用车”,马建华表示担忧:“应急用车的概念极其模糊,很有可能滋生政策福利化和‘既留公车,又发车贴’的‘双轨制’。”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