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今天德州地震最新消息,德州地震带分布高清图
历史上,德州市辖区内未发生过较大的破坏性地震,对德州市影响较大的地震为1966年的河北邢台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所幸未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我国大陆破坏性地震频发,这些地震活动并非与德州市“绝缘”,德州的地震危险也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除了做好地震监测和防御外,一旦发生地震,相应的应急举措同样重要。
应对地震灾害,将分级响应
地震灾害发生后,摆在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决策应急响应的规模和程度,确定政府的响应层次,提出地震应急救援力量的配置方案。按照《德州市地震应急预案》,地震灾害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与其相应的响应级别为Ⅳ、Ⅳ、Ⅳ和Ⅳ级。
其中,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启动Ⅳ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和指挥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据了解,发生5.0级以上地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的,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启动Ⅳ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和指挥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据了解,发生5.0级以上地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紧急转移安置0.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3万间以上、1万间以下的,为重大地震灾害;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启动Ⅳ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的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和指挥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据了解,发生5.0级以上地震,造成50人以下死亡,紧急转移安置0.5万人以下,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3万间以下,为较大地震灾害;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启动Ⅳ级响应,由灾区所在县(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和指挥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据了解,地震灾害各项均明显小于较大地震灾害标准,但部分建筑物有一定损坏,造成较大范围人员恐慌,为一般地震灾害;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地震发生后,多部门联动抗震救灾
一旦发生地震,德州市将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多部门联动,共同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据了解,德州市拥有一套完整的应急体系,全市多个单位和部门组成有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地震发生后,市地震局快速完成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测定,报市政府和省地震局。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及时了解、收集和汇总本行业灾情信息,分析评估救灾需求,报市政府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灾区政府要进行先期应急处置,拨打灾情速报电话,组织群众自救互救,组织人员疏散,迅速控制危险源,抢救受伤人员并立即向上级政府报告。市地震局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及地震灾情初判结果,提出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的建议。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各工作组根据职责迅速开展工作。如,德州军分区、市公安局、德州武警支队、德州公安消防支队迅速调集部队赶赴灾区开展生命搜救,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迅速组织医疗急救队伍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灾区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及时检查和监测灾区的食品、饮用水源、医用放射源的安全情况。相关部门配合做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市民政局组织制订和实施受灾群众的安置与救助方案,协助当地政府组织转移和安置灾民,妥善解决遇难人员善后事宜。组织和发放救灾物品、保障地震灾区公众的基本生活。
抢险救援队伍,彰显抗震救灾力量
在抗震抢险救援中,专业的救援队伍极为重要。消防、卫生、交通、电力等部门都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能力,但是,由于地震灾害的特殊性,地震救灾需要专业救援队伍和装备。目前,依托市消防,组建了德州市首支专业地震应急救援队,配置了必要的装备,平时经常开展技能培训和抢险救援演练。
在装备方面,地震应急救援队拥有8大类300余件地震应急救援装备,比如液压开门器,可产生10吨的开门破坏力,用于救援因门窗变形而被困的人员;应急救援车相当于一个移动式救援工具库,车内配备针对不同场合下所要求使用的不同工具,有了这台车辆,救援人员能够机动地、及时地赶赴现场,立即展开救援行动。
除了政府力量参与救援外,德州市城区还有一支3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且接受过正规训练,形成了以综合性应急队伍为中心、行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三位一体救援模式。一旦遭遇地震灾害,多个队伍将一同加入到抢险救灾的行列中。
应急避难场所,身边的生命庇护之所
在城市中,地震发生后,市民的疏散和安置问题尤为关键。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政府和社会应对地震事件时紧急疏散及临时安置灾民的主要办法,也是加强社会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以德城区的明月湖风景区应急避难场所为例,包括城市中心广场与新湖两大部分,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体育为一体的城市公共休闲区域。景区占地面积66.63万平方米,用于避险场所面积20万平方米,一旦发生地震,可疏散8万人。其因地制宜的利用景区原有地形地貌特点在公园中三个相对比较空旷的区域设置应急棚宿区,同时设置应急指挥、应急医疗、应急厕所、应急消防、应急供水、供电等不同的功能区,以应对地震灾难发生后临时安置灾民的需求。
记者从德州市地震局了解到,目前,主城区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9处,全市共有3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