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民生看点
据陕西省政府网25日消息,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4日在陕西大会堂开幕,陕西省长娄勤俭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看点内容,欢迎关注。
“民生改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月24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陕西大会堂隆重开幕,陕西省省长娄勤俭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这份1万6千多字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在经济下行压力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下,陕西的努力与成绩;也在一个个坚实的数据背后,读出了民生情怀。
是“十二五”圆满收官、全面描绘新蓝图的一年,虽然去年陕西财政增收压力明显加大,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仍然得到全面落实,全省民生支出达到了3582亿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6420元和8689元,分别增长8.4%和9.5%。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于保障民生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002个,97万农村居民成为新市民。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48.5万套,基本建成53.4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1万户;改造县城过境公路29条,新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解决了2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气化陕西”二期工程惠及群众1500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年实实在在得到了加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过去的一年,陕西大力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拆改燃煤锅炉3867台,淘汰黄标车7.8万辆。全面启动新一轮渭河综合治理,累计投资245.5亿元,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正在变为现实,渭河也日益成为沿岸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与此同时,陕西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改水改厕,治理面源污染,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3.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4%,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办好民生实事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陕西坚持就业优先与鼓励创业创新相结合,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8.5%,新增城镇就业44.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3.8万人。完善了体现正常增长机制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居全国12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最高补助额达到20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460元和年250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分别高出国家标准20元,居民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水平分别达到人均2344元和户均1407元。
移民搬迁步入常态化轨道,又有45.1万户城镇居民迁入新居,129万人实现脱贫,其中搬迁21.9万人。学前一年生均补助标准达到1300元,新增公办幼儿园839所,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29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4%,高考录取比例达到80.6%。
过去的一年,陕西还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组建各类医疗集团和联合体37个,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体系,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7%,为基层招录医学本科生1803人、培养全科医生1520人。
“十二五”期间,陕西“两个80%”的民生承诺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生产总值,就业水平稳中有升,社会保障惠及城乡各个群体,230多万户居民通过安居工程迁入新居,170多万人依靠移民搬迁告别深山,三秦百姓分享到更多发展成果,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自豪,这离不开执政者的民生情怀与责任担当。
陕西“两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8%左右
报告提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物价涨幅控制在3%左右。
报告指出,陕西省“十三五”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在提高质量与效益基础上,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陕西”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娄勤俭在报告中提出今年六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重塑体现创新引领与适应消费需求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系统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报告最后还对以更好地适应中央要求、人民期待和新形势需求为目标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报告同时表示,陕西“十二五”确定的12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15项预期性指标基本完成,“十二五”圆满收官,实现了由欠发达省份向中等发达省份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