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教师加工资的最新消息

新高考网

农村教师加工资2015最新消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呼吁早已有之,客观地说目前农村教师收入确实相对较低。刘长铭委员提到,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的政策,结果是农村学校成了他们的毕业入职训练班。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农村学校不足以留住优质人才,教育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委员们提出的两个建议中,选拔基层教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但提高待遇显然更为关键,毕竟即便是基层的教师,在考虑去留时待遇往往也是重要因素。

从工资待遇上对农村教师倾斜,甚至因此吸引人才,无论于社会的发展,还是于我们的良心,都是值得额手加庆的善举。

在近日召开的政协会上,俞敏洪委员提出:凡是在农村中小学教书的老师,在薪酬体系上应该比城市老师有20%至30%的上升。这个建议应该是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行性办法之一。

教育公平是近年来中国政府的努力方向,*总理去年就反复强调,要对中西部地区的考生、农村大省的考生以及农村孩子提高名牌高校的录取比例。怎么能呼应上这个要求,很显然,要从最基础、最底层的教育抓起。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城市孩子所接触到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远比农村孩子丰富很多,这个差距远大于城市名牌中小学与普通中小学之间的差距。如果说,后者是锦上能不能添花的话,前者则是雪中有没有炭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教育永远有一块短板,而且这个短板不仅仅止于教育本身,还将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是长足发展中的一个隐患、漏洞,也是同为社会成员,身居城市的我们的一种亏欠。

“感动中国”这样的节目,每次都少不了农村教师,他们大多是几十年扎根农村,让一个个孩子借助教育离开了贫瘠的农村,自己却始终收入微薄、生活窘迫,甚至疾病缠身地坚守在那里。人们被他们的故事感动落泪,继而关注农村教育,但感动过后,一切如常,仍旧只剩下他们自己,一如既往地贫困、坚持。

我国的法律早就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的水平”。大城市与发达地区的教师收入,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很多重点学校人满为患,名校的博士生毕业都未必能做中学教师。按理说,越是到艰苦的地方任教,老师付出的代价越大,老师得到的补偿应该更高,但现实恰恰相反,越是艰苦的地方,老师的收入就越低。

因为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自然没有多少老师愿意到乡村学校来任教,经常是一个老师要兼任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多门功课,就算他竭尽全力,他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孩子们自然难以受到理想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持续十几甚至几十年之后,作为旁观者,甚至是不公平教育的既得利益者,我们怎么有权利抱怨甚至指责那里的孩子因为缺少教育,因为不懂法而导致的悲剧?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是一个政府应有的悲悯和责任,而财富向来是吸引人才的关键,何况现在的中国已经有了这个能力,从工资待遇上对农村教师倾斜,甚至因此吸引人才,无论于社会的发展,还是于我们的良心,都是值得额手加庆的善举。

近年的国家政策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今天之所以还有委员就这问题提出建议,主要是因为政策覆盖面不广,力度不够大。现今谈论这一问题时,主要涉及政策具体落实层面,比如说,到底多高的工资,才能吸引教师人才去农村?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前些年做了一个报告,结果显示,如果工资达到4001-5000元,88.07%的大学生都愿意下到农村。建议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委员们在今年“两会”上普遍未说出具体数额,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建议成倍提高,而刘长铭委员则建议大幅提高农村教师工资,而补助标准则要明显高于城镇教师。这样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参照国外经验,不少发达国家乡村教师的收入甚至要高于城镇地区,目的就在于吸引优秀人才。中国要达到这一目标可能有些难,但实现委员们提及的待遇水平目前看来并不难,一些分析显示财政方面完全可支持政策落实,可以说,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关键是愿不愿意。

当然,在推动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的同时,还有必要提醒,教师待遇不高只是农村教育问题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待遇对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所能起到的作用恐怕有限。外界总结这一群体困境时普遍提到两点:一是待遇低,二是缺乏幸福感。前者会影响后者但未必起决定作用。对于教师群体而言,构成幸福感的要件相对多元,除了待遇,教师的幸福感也与学生的表现有关。而前些年推行的“撤点并校”政策,致使农村学校生源状况不佳,也影响了教师的幸福感,并最终加速了农村教师的流失。农村教师的困境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今天要改善这种状况,不应该仅仅强调提高教师收入,学校硬件条件的提升、生源的改善以及教师群体职业晋升机制与城镇教师看齐同样重要,长远来看,农村学校还应该谋求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如此种种,都可促使农村教师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