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歌曲有哪些

新高考网

  军旅歌曲,这些年走过很不平坦的路,从抒情歌曲引领风骚到军营歌谣成为时尚,军营里飘出来的歌,对几十年来的中国歌曲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带兵人突然发现,在面临以能打仗、打胜仗为主题的军队建设新时期,军旅歌曲缺少一种精气神,那就是缺少给士兵鼓劲壮威的阳刚之气,缺少铁板铜琶的时代之声。

  并非杞人之忧,认真回顾我们的军旅歌坛,的确让我们感到与军队建设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的军旅歌曲中,不缺少类似《兵哥哥》之类的抒情小调,更不缺少要社会充分理解军人奉献的《十五的月亮》之类,但我们的确缺少给军人壮军威、鼓士气的英雄旋律。我们向来不否认抒情歌曲在丰富军营生活方面所起的历史作用,但是,我们同样不能无视以多样化为借口,让抒情小调取代军旅主调的现象。当一种风尚流行30多年后,基层带兵人发现,软软绵绵的抒情小调,作为军营文化一个部分无可非议,但绝不意味着它应该成为军营主色调。作为军营抒情歌曲的里程碑作品,当年海军女歌手苏小明以一曲《军港之夜》引起轰动时,曾成为那个年代的文化焦点。也就从那时开始,一种时尚和风潮开始流行,兵哥哥、兵妹妹之类的抒情歌曲开始流行歌坛,此后诸如《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小白杨》等一批军旅歌曲成为军营文化观念转变的标志。30多年后,有关部门举行30年流行金曲评比,人们发现,竟有一多半是来自军旅这种抒情歌曲。

  抒情歌曲的流行,适应了改革开放后多样化的群众文化需要,这对繁荣文化应该说是一件好事。然而,当一种类型的曲调唱了30年后,特别是当我们周边硝烟味渐浓的时候,军营的士兵依然在唱那些咿咿呀呀的准情歌似的歌曲,就显得很不协调。对此感触最深的还是今天军营的军人。已经有些年了,军队每逢有重大的任务,需要鼓劲打气,需要振奋精神,需要提振士气,带兵人突然发现,《军港之夜》《兵哥哥》等等一些甜丝丝软绵绵的歌曲很不合时宜,它无法作为战前动员的歌曲进行合唱。没歌曲唱,一时成为带兵人的焦虑。在地方流行的,未必适合军队;适合休闲娱乐唱的,就不能拿到队列里。找来找去,最后还是靠吃前辈留下的现成饭来抵挡,这就是这几年《我是一个兵》《解放军进行曲》《打靶归来》等一批老歌在基层部队再度流行的原因所在。

  我曾经听两位集团军军长这样告诉我,现在要提振军心士气,我是不会请那些所谓明星大腕进军营进训练场的,他们那些歌都甜得发腻,无法给士兵鼓劲。我们想给部队看的是苏联的《解放》,想看的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还有《亮剑》那样的鼓劲的片子,它让部队官兵上下嗷嗷叫,抖的是一支军队的精气神。遗憾的是,今天我们比较缺乏这样的作品。我们这支军队,再这么“甜蜜蜜”唱下去,官兵身子骨都给唱软了。可以说,两位集团军军长道出了一个时期以来军旅歌曲创作存在的重大弊端。

  一支数百万人的军队,没有适合壮军威鼓士气的战歌,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件让人担忧的事。近年来,当军队领导机关发现抒情类歌曲的一统天下已经对军队整体文化建设产生了影响时,就觉得必须正视。军旅歌曲要反映绚烂多彩的精神世界,但绝不能没有铁板铜琶的雄壮之曲为军旅壮行。从2004年开始,总政治部开始有组织地创作适应部队阵前鼓士气的军旅歌曲。于是便有了《战士就该上战场》《当祖国召唤的时候》等一批豪迈昂扬的好歌。有了“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是虎就该山中走,是龙就该闹海洋”的铿锵歌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在关键时刻能凝聚军心士气的艺术之声,不论东西方都是如此。史料载,1945年,当时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军孙立人部,在缅甸远征作战中,一位师长曾指挥部队高唱《八路军进行曲》。按照孙立人本人当时的解释,只要是我们中国人写的,能给我们中国军队打败日本鼓舞士气,能够激励我们消灭侵略者,都是好歌,部队都可以唱。我要的是它振奋军心的那股劲。

  每想到此,我还想到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在强大的法西斯德军已经攻至莫斯科郊外,眼看兵临城下,大军压境,德军用肉眼已经望见克里姆林宫塔尖的危难时刻,斯大林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苏联红军战士是唱着肖斯塔克维奇创作的雄壮的英雄主义乐曲走向反法西斯的烽火战场的。

  中国的抗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最伤痛也是最光荣的一页,同样需要这样的情怀去抒写。我们的《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八路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等,都曾经以昂扬激越的旋律唤醒和振奋着我们亿万民众的抗战热情。我们在困难和危机的时刻,人民就会想到从这些旋律中寻找慰藉,寻找力量,凝聚士气和人心。

  今天,当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发展又处在一个重要时刻之际,我们希望有作为有国家情怀的艺术家们都应该拿起笔来,创作更多人民期待的为保卫国家安全鼓劲壮威的优秀军旅歌曲。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