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焦作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新高考网

春节,是我国劳动人民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古称“年节”,焦作人称之为“过年”。焦作人过年,不仅具有浓厚氛围,而且融入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道光版《修武县志》记载:“正月元旦,鸡鸣起,祭神祀先,火鞭爆张声闻四邻,灯烛达旦;黎明饭扁食,往展墓归,亲友交贺。五日祀山。八日鼓乐旗伞祀火神,岁丰醵钱赛会。上元前后张灯三日。上元日祀城隍,与祀火神同;或至河内疙瘩坡祀孙真人祠。十六日男女迎喜神,以散百病,灼艾炙病根,搭天桥祀送子观音,小女子作秋千戏。”焦作其他县市的地方志也有类似记载。这些旧时的年俗,大多延续至今,也有的已经消失,只能永远停留在岁月的记忆里。

其实,跌进腊月,就有了年气,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作过年准备。一进腊月,街头巷尾就会响起零零星星的放炮声,这是迫不及待的孩子们,在召唤年的到来。成人们这时就会说:“哟,马上就要过年了。”脚步就开始变得匆匆,他们要为今年置办像样的年货开始忙碌了。

腊八节

腊八节,即腊月初八日。此节日的形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我国古代有一个祭礼叫“腊”,就是人们在冬月用猎获的禽兽祭祀天神和先人以祈福避祸,后来,人们便把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将举行冬祭的这一天称为“腊日”。但当时的“腊日”并不固定。腊月初八这天,从先秦起被当作“年节”进行欢度。到了汉代,规定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不过这一天并不吃腊八粥,而把它作为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腊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另一种说法是,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遍游名山大川,访问贤明,寻求人生的究竟和真谛。有一天,他走到一荒僻处,又饥又累,晕倒在地,一位牧羊的姑娘见了,就摘来山果和糯米煮成粥喂他吃,释伽牟尼顿觉元气恢复,精神振奋,感到那粥真是人间美味,于是便洗了个澡,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从此,每到这一天,寺院众僧便举行集会,喝腊八粥以示纪念。

其实,在焦作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很久以前,有一对小夫妻好吃懒做,坐吃山空,每天什么也不想干,只是想着今天吃什么好的穿什么好的,没几年就把祖上留的家产吃干挑净了。吃穷了家业,就向亲友借粮借钱,借了又不还,慢慢地谁也不借给他们了。这年冬天,到了腊八这天,家里又要揭不开锅了,但又饿得没法,他们就把家中坛坛罐罐都清了清,清出了半瓢各样粮食,然后熬了一锅粥,两个人才算吃了一顿饭。可是,第二天他们家就真的粒米无存了,没几天就被活活饿死在年关里头了。后来,人们为了警戒后人,就在这一天家家煮吃这夫妻俩最后吃的八米粥,告诫子孙,切不可学他们坐吃山空。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凄凉,但也反映了焦作人民居安思危的精神,以及把勤俭节约作为传家宝的观念。

吃“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主要活动。焦作人要在这一天天不亮时,就用各种米豆和果实煮熬成粥,主要原料有大米、小米、绿豆、白豆、老红豆、小豆、豇豆、花生米加红薯、?饼、大枣等,然后合家共食。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过了腊八节,人们就真的开始紧紧张张地置办年货了。民谚有“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一百麻核桃,老头要一顶大毡帽”,其实远不止此,打扫房屋,做新衣服,甚至增添必要的家具,衣、食、住、行样样都得顾及,主要突出“喜新”二字。

旧话有“腊八插花,没钱想法”之说,意思是说穷人富人都要过年,再穷也得想法过年。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再无此虞。今天的过年,完全成了喜庆丰收,亲人团聚,联络亲情友情的代名词了。

祭灶

民谚云:“二十三,祭灶关。”腊月二十三,家家要举行祭灶活动。因其隆重,又临近年根,焦作人又称这天为“小年下”。

我国的祭灶民俗,有记载的可追溯到周朝,《礼记》“礼器”篇中就有祭灶的内容,而且祭祀仪式相当隆重,被作为“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欣)。祭灶日期原不固定,从北宋范成大的《祭灶词》来看,当时的祭灶日期为腊月二十日,何时改为现在统一的二十三日,尚无可考。

焦作有俚曲唱道:“老灶爷,你本姓张,二十三日上天堂。”老灶爷就是二十三日祭祀的灶神,又称灶君,民间亲切地称其为灶王爷或老灶爷。古时的灶神即火神祝融,现在人们所说的灶王爷的来历,民间流传多个版本,流行最广的有两个传说:一个传说他原本是个会盘锅台的张姓泥水匠,因手艺高被人称为“灶王”,而且善长调解家务,死后真的被玉帝封为灶神;有的说,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张姓富家子弟,对贤淑善良的妻子非打即骂,后来竟然一纸休书把妻子赶出了家门,最后挥霍无度,败了家业,流落街头,一日饿昏后被前妻所救,醒后羞愧难当,一头扑进灶内活活烧死,玉帝怜其有悔改之心,遂封其为神,主司灶厨。

传说中的灶王爷,还是监察人间善恶的神,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他都要上天汇报每个人的善恶表现,初一五更重新回到凡间。在新的一年里,玉帝再根据他的汇报,决定对所有凡人的奖惩。所以,人间家庭要在这天的傍晚祭祀灶王爷。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祭灶仪式都由一家之主的男性主持。祭拜之前,要将上一年的旧灶神牌位换下来烧掉,换上新的贴上。灶神牌位实际是灶神一家的画像,画的正中为老灶爷两口,左右侍立金童玉女,身后还有他的儿女们。灶王爷夫妇头上为玉宇天宫,下面印有当年历法和农历二十四节气表,并标有几龙治水,几日得辛。画像下方中间是一聚宝盆,外有八仙,两侧还有鸡犬六畜。灶王爷牌位一般张贴在灶台上方,两边还要贴类似“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对联,横批一般是“一家之主”或者“全家平安”。

祭祀开始,首先要摆上当晚烙的十八个糖火烧(类似烧饼)和灶糖等,然后燃上香烛,一边跪拜,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大多是 “保佑全家平安”之类的好话。糖火烧过去用白面、玉米面掺合,中间加糖,铁炉圈煤火上烙成,现为白面和糖。糖火烧只能烙十八个,不能多也不能少,因为传说灶王爷全家加上鸡犬共有十八口,每一口都要在上天路上带一个糖火烧作为干粮,这就是焦作老俗话“十八干粮有数事”的来历。视鸡犬为家庭成员,可见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对对六畜的重视。灶糖过去为红薯糖,现在为购买的芝麻糖。灶糖很粘,据说就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希望他上天不要乱说。祭拜后,还要由儿孙放一挂小火鞭,欢送灶君爷上天。祭拜过灶神爷,人们才能吃糖火烧。

祭灶当晚,人们一般不外出,认为祭在外边不好。所以祭灶这天,不论是在外经商、打工、求学的,都要想方设法赶回家。这种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渴望团圆的伦理亲情。

“二十三,祭罢灶,大人小孩拍手笑,等盼新年快来到。”祭灶之后,过年的准备一天紧似一天,天天都有安排,而且这些安排各家各户大同小异,甚至可以用顺口溜表现出来:“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登登鼓;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蒸馍馍;二十九,进城里;三十儿,吃肉儿;初一,撅肚儿。”

二十四,扫房子。这一天,主妇要带领家中儿女,先自我武装一番,然后将屋内所有东西搬出来,不能搬出来的盖上报纸或其它纸张,再然后用扫帚、笤帚,将屋内里间、外间所有地方清扫干净。如今有的家户,每天打扫卫生,室内外时常保持干净,无需二十四扫房子了。

二十五,登登鼓。这天,村上老人小孩,到村上戏班里领来锣鼓等乐器,在街中心敲打一天,欢送旧年,迎接新年。近些年,此项活动增加许多项目,如扭秧歌、练武术、排大戏、踩高跷、跳现代舞等。七八十年代,各村还要组织对军烈属的慰问,敲锣打鼓地把慰问品送到军烈属的家中。

二十六,去割肉。过年,肉是离不了的。即便贫困年代,每村都要杀上几头猪,宰几只羊,用以过年。近些年,到了年根,村街都有肉架肉铺;城镇的农贸市场,更是猪、牛、羊、鸡、鱼样样俱全,琳琅满目。猪后座,瘦肉多,成为当今人们的最爱。超市里面的各种熟肉,无论散装还是真空包装,都非常畅销。

二十七,去赶集。事先要把准备置买的东西在心里虑上一遍又一遍,然后在这一天到集上购买。

二十八,蒸馍馍。蒸馒头要忙活一整天,因为要蒸出够全家吃到正月十五和待客所用的数量,且有大馍、小馍、枣花、豆馍、大肉包子、羊肉包子、菜包子等种类,吃时因人爱好需要而选取。枣花、大馍,除了敬神、人口馍,还要有出门闺女、女婿、干儿、干闺女的份儿。蒸馍时,头天晚上就要把面发上,盘好包子馅。五更用一两个大缸盆接面。开蒸时,有的揉面包馍,有的装馍揭馍,有的烧火加水,全家人忙个不停。这时,过年的气息,就像刚出锅时蒸馍冒出的热气那样,越来越浓,越来越让人激动。

二十九,进城里。在焦作一带的农村,平时集会有固定的日子,到了腊月二十以后,天天起会,以方便人们备办年货。腊月二十九是过年的最后一天,这天要进城对家中所需要的年货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了。

如果这年是小年,腊月没有三十,那么这几天的过年准备活动会更加紧张。

过年

经过连续多日的紧张准备,腊月三十日这天终于到来了。虽然正月初一才是春节,但民间把腊月三十日也视为过年的一部分,称为“大年三十”,又称除夕。到了大年三十,热热闹闹的过年就正式开始了。

清早起来,就要为贴门神和春联做准备。贴门神和春联,是千年流传下来的古老风俗。中国信奉门神,自先秦时即已有之。门神最初画刻在桃木之上,被称为桃符。门神的形象在唐以前为神荼、郁垒,据说二神专门捕捉做坏神的恶鬼喂老虎。唐以后又增添了秦琼、尉迟恭的形象。二人本是唐初大将,何以成了替人看家护院的门神?这里有个传说。话说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玉帝派魏征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梦斩老龙。老龙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于是它阴魂不散,天天到皇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两人之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于是,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与尉迟恭便成了门神。贴门神要贴在两扇门的上方对称的位置,不能背脸,必须对脸,这样才能看好家。

贴春联的习俗要晚于贴门神,但最晚在五代时即已有春联了。春联源于桃符。史载在蜀亡的前一年除夕,蜀国后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写两句吉语献岁,因嫌其词不工,就自己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焦作大年三十贴春联,过去多是买来红纸请村上毛笔字好的人写,也有自己家里喝墨水多的人写,都是吉祥如意祝福来年之类的对联。近年来多是集镇和县城里买。除了大小门都贴上以外,还要贴上许多条幅、方块。“福”、“春”可随意处贴。大门口贴“出门见喜”,院里贴“满院春光”、“满院花香”,树上贴“树木兴旺”,门旁贴“小心门户”,水缸上贴“川流不息”,案板处贴“小心刀口”,开关插座处贴“小心触电”,粮囤上贴“米粮满仓”,车辆上贴“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贴完春联,就要打扫院地,所有的垃圾要清理一空。这时的农家小院,干净,喜庆,加之门楼上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都是耀眼的红色,好像姹紫嫣红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中国人讲究团圆,在过年这样的盛大节日里,不仅生人要团圆,亡故的亲人也要回家团圆,这样就必须上坟请亡亲来家过年。但各地请上坟时间略有不同。以修武县为例,铁路南习惯在大年三十下午上坟,铁路北则通常在上午上坟。上坟之前,家里大小男人要先洗净手脸,然后带着供品、“纸钱”、火鞭前往祖坟。此时,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上坟的人群。到了坟地,摆上供品,放了火鞭,对着坟头叫喊:“谁谁,今个大年三十哩,过年哩,咱都回家过年吧!”此时,鞭炮声此起彼落,增加了过年的氛围。在上坟回来的路上,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互相打着招呼,有的还互相开玩笑说:“哟,你后头的人不少啊!”

这时,家里已经挂好列祖列宗的牌位,煮好刀头肉摆放在香案上,等待着亡亲前来享用。

从大年三十中午起连吃的四顿饭,俗称“连四顿”,是有讲究的。三十中午开始吃过年的头顿饭,大米饭,凉盘热碗几个菜,一家人围在一起,适量喝点酒,一般不多喝;晚上吃饺子;五更起来还是吃饺子;大年初一上午最为丰盛,凉调热炒,最好吃的都要拿出来吃,主食是吃大馍。酒也是离不了的,因为是过年,男人们可以放开喝。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过饺子后,旧时要“熬年”,也称“守岁”。熬年是等老天爷的闺女夜晚打开南门向人间赐福时能赐到自己头上,据说,谁坐的时间越长,谁的寿命就越大。熬年时,全家人坐在屋里,摆上供品,点亮红蜡烛,禁大声喧哗,禁开启箱柜,禁照镜子、拿木梳、拿剪刀,禁倒尿盆等,以免跑财破家。电视普及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就是全家人围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时钟敲过十二下,家家户户要燃放鞭炮。睡觉之前,还要放三个响炮,叫“关门炮”,防止鬼神进来。五更起床先放三个响炮,叫“开门炮”,迎接新年到来。睡觉之前,全家还要把新年所穿新衣服、新鞋、帽子放在床边,方便起来时换穿。

初一五更,家里人都要早早起来吃饺子、拜年。随着饺子的下锅,都要燃放长长的鞭炮,此起彼落,响声不断,直到天明。天还未亮时,分家另过或不出五服的侄儿,只要结过婚的要向长辈送汤拜年。男男女女,浩浩荡荡,每条街上到处都是穿着一新的行人。见到面都要道声“过年好”、“新年好”。有的多年未见,还要相约当晚或其它时间喝酒相谈。拜年,要先给牌位磕头或三鞠躬,然后给长辈,磕头鞠躬前要先称呼一声,然后进行。拜过年后,长辈要给小孩或头年过门的新媳妇压岁钱。给本家长辈人拜过年后,还要给村上要好的同学朋友老人拜年。在外工作的,一般过年都要回乡,趁机了解一下村上情况,与同学朋友交谈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感受。

初一上午干儿、干闺女要带上礼品去给干爹、干娘拜年。年龄小不能自行者要由父母带领一起去。中午在干爹干娘家吃饭。

初二起开始走亲戚。先去老舅家、舅舅家。初三走丈人。初四去姑家、姨家。初五串姐家、妹家。初六以后走远亲戚。过年走亲戚,经济匮乏时代习惯带小米、玉米格星、糕点之类,礼品很轻。现在带大米,成箱成件的食品、水果、酒等。待客也有过去的肥肉片、丸子、粉条、白菜、海带“咕嘟烩菜”(一锅熬),改为现在的几凉几热大筵席。不管结不结婚,去丈人家拿的礼品最重。当然,丈人家招待得也最好,把最好吃的拿出来给姑爷和女儿吃。初五,焦作人称作“破五”。破五之前,人们一般不劳作。

过了“破五”,没走完亲戚的继续走亲戚,走完亲戚的或者适当做些农活,或者和平时关系不错的聚会喝酒玩乐,同时各村开始排演元宵节“故事”,即民间文艺表演。

元宵节

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元宵,就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宵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最流行的是与消灭诸吕有关。据记载,西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雉当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协力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这就是汉文帝。因戡平诸吕的日子为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刘恒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

元宵节庆活动从正月十四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六才算结束。史志记载焦旧时的元宵活动丰富多彩,“上元前后张灯三日。上元日祀城隍,与祀火神同;或至河内疙瘩坡祀孙真人祠。十六日男女迎喜神,以散百病,灼艾炙病根,搭天桥祀送子观音,小女子作秋千戏”。张灯三日,各村要举行赛灯、赏灯活动,现在这种活动已经消失了。至于各项祀神活动,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对封建迷信活动的取缔,也很少有人搞了。“小女子作秋千戏”,让人顿有春风扑面之感,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元宵节时孩童们喜欢到广场上或者田野之类的空旷地放风筝。

焦作一带的元宵活动,主要有三项:

一是吃汤圆、饺子,山区还要喝油茶,民谚有云:“打茶下扁食,积德个好女婿。”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元之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二是演“故事”,即各类民间文艺演出。正月十四至十六,在县城大街上举办三天文艺表演,城乡群众争相前来观看。十四,县直各单位表演秧歌舞、青春舞蹈或自由体操。十五、十六由乡镇带队,以村为单位,逐村进行表演。表演时绕县城一周,在主要路口进行展示。节目有踩高跷、划旱船、舞狮子、跳扇子舞等等,非常热闹。三天里,每天早上至下午五点左右表演结束,街道禁行机动车辆。期间,还有吹唢呐的,卖凉粉、烩面、米线的,卖甘蔗的,玩套圈、用气枪打气球的,卖旧书的,好不热闹。

三是“烘旺火”,从十五晚上开始,吃过晚饭后家家户户抱来棉花秸秆、玉米秸秆、枯树枝等,放于大门口前点着燃烧,谁家的火着得旺,预示着谁家的财和人就会旺。

十六早上,要把供奉了半个多月的牌位取下,然后到了晚上,再痛痛快快地烘一场“旺火”,这元宵节就过完了,热热闹闹的大年就算全部结束了。

其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不出正月都算年”,这样,直到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的“二月二”,这年才算完全过完了。从头年腊月到新年正月,一年有两个月都弥漫着“年气”,可见年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