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的“铜陵故事”

新高考网

?砥砺奋进的五年教育新实践

10年前,安徽省铜陵市以建成一个没有择校的城市而备受关注。时光荏苒,如今看起来有些平静的铜陵,近年来在执着于什么?

近日,记者再一次走进这个长江边上的城市,感受教育发展的脉动,探寻教育发展之变。

因需而变,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多年来,铜陵一直坚持就近入学,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视同仁,只要持有居住证明和务工证明,都能就近安排到公办中小学就读。“无论是路边烙大饼的还是摆个烤地瓜摊的,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子女上学都不用求人。”铜陵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吴文斌说。

如此简单的规定是不是堪称完美了呢?没想到,新的矛盾和问题又浮出水面。

在铜陵,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已经实施了十几年,如今该市每年都会拿出80%的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按生源比例分配到各个初中,并且不再划定指标分控制线。这项举措强有力地调节了生源分布,确保治理择校成果不走样。

新的矛盾就与此项政策相关。设计政策之初,为确保守住红线,当地明确要享受此项政策必须确保初中“人在籍在”3年,也就是学籍和就读都需要满3年。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扎紧篱笆,防止有人钻空子。

但是,除了外地人流入,其实每年还有外出务工的铜陵人因各种原因返乡,其子女自然就要返回铜陵插班就读。虽说能够顺利入学,但“人在籍在”3年的中考录取政策却卡住了他们,中考时不能享受指标到校政策。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有两三名这类学生虽然成绩达到了一中、三中录取线,却不能被录取。”铜陵十中校长孟祥友说,这些家长很有怨言,但是刚性的制度在那儿,只有多做劝说工作。

“面对群众的呼声,我们认真做了统计,发现每年全市有这种情况的大约100人左右,真正影响录取的只有十几人。”铜陵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汪慧珍说,“虽然在整个铜陵中考盘中只占1%多一点,但是我们认为,对每个家庭而言,则意味着100%,有必要单独为他们进行制度设计。”

就这样,从开始,指标到校政策有了“松动”。铜陵市教育局每年中考前都会对此类学生进行认真统计。“为了确保公平公正,涉及的所有学生都要进行材料申报、在校内公示、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吴文斌说,这项工作虽然要历时两周,对于只有两个人的基教科来说,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是很值得。

“打上这块‘补丁’后,家长的意见没有了,这是让我们最心安、最开心的事。”汪慧珍说,要实现优质公平的教育,就要下力气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教育公平才能更真实有效。

突破关键,让公平的环境人人可享

吴老师是铜陵城区一所初中学校的班主任,如今的她“士气高昂”,憋着一股劲要把班级带好,证明自己也成就自己。在此之前,吴老师却是另一番状态:缺乏激情甚至心怀不平。在铜陵市实施严格的“阳光分班”政策之前,她接手的班与学校里所谓的“重点班”不在一条跑道上,“学校的关注点在‘重点班’上,我们再怎么折腾也比不了人家”。

虽说铜陵多年前就以成功消灭择校而闻名,但有不少年却颇受择班问题困扰。“不能择校后,不少家长在择班、择师上动起了脑筋。”铜陵十二中校长周争艳告诉记者,家长的执着出乎预料,每年不到招生结束,她根本不敢接电话,已经有了两个手机的她没办法又办了一个手机号,和各种找上门的关系玩起“捉迷藏”。

不能让“抢名师”“挤名班”的现象继续下去!面对公平分班这块“硬骨头”,铜陵市强势出击,并且力求解决彻底。在铜陵推出的义务教育阶段“阳光分班”政策中规定,各学校根据开设的班数,按照“均衡配置、结构合理”的原则,确定与班主任配套的各学科任课教师,在校内进行公示,由学生及学生家长抽签决定,并现场公布结果。公示结束后,由学校将学生名册、教师名单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在初中学校“阳光分班”中,要求根据初一新生参加入学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学校对男、女生进行循环排序,在校内公示。分班现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责任区督学、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的监察组进行全过程监督。当地还明确,学生不得串班、调班、并班,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调换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转入本市其他公办学校就读。外地转入的学生,以抽签方式安排到学生数较少的班级。在分班后的常态管理中,同一年级平行班学生人数的最大差距不能超过3人,防止把转学变成变相的择班。

分班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周争艳说:“现在我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最让我感慨的是,很多年轻教师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大家都比着在业务上提升,这才是最好的教师发展生态。”

阳光分班后,铜陵市教育局没有接到一个举报分班不公的电话。“为了更加公平,我们愿意让渡更多权力,虽然直到现在还是有一些校长对如此严格的分班政策持不同看法,认为学校没了争取外部资源的最后一点手段,但是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汪慧珍说。

实施强力政策的同时,铜陵市进一步推进校际间均衡。当地采取“优质校+薄弱校”等方式,组建联合办学体6家,按照“同一法人、一套班子、分设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形式运行,师资定期交流,全员覆盖,3年一个循环,缩小学校办学差距。

资源下沉,信息化有力支撑乡村教育

走进枞阳县钱铺乡井边小学的一间教室,吴青林老师正在上课。井边小学地处枞阳、庐江、无为三县交界地带,位于群山之中,学校采取的是复试教学。

吴老师所教班级为二、三年级复试,与以往大家对复试教学班印象不同的是,吴青林正在用班班通交互式一体机为三年级讲授语文课《惊弓之鸟》。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