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考试时间安排 高考考生和家长一定了解

新高考网

“成绩中等,能参加自招吗?”

“现在才高一,谈自主招生会不会太早?”

“孩子没参加学科竞赛成绩,参加自招能通过吗?”

几乎每天,都会听到这些来自广大家长的疑问,这也是众多高中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家长对于自招有很多误区,今天小编就把这些整理出来,各位家长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也希望各位家长能走出十大误区,对自招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误区一:

等到高三再准备自招

很多家长都是到高三了才想到参加自招,往往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非常忙乱,其实自招要经过初审、复试、报志愿等,提前准备资料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流程,所以有自招意向的应该在高一或高二时就提前准备,这样到高三才能游刃有余,留出充足的时间备战高考。

误区二:

自招需要家庭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

对于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自招的孩子而言,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比其他人充裕,从而能够有机会做多手准备,在中大教育接受培训的学生中,已经证明了学生如果足够的优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领先成为一种性格,尽早做好升学规划,目标明确,投入的精力和财力是不会对家庭造成负担的。如果家庭贫困的学习优异的学生,在中大教育有寒门学子计划全力保障贫困学生,不仅可以免费参加培训,更有中大教育提供免费食宿、交通费用及其他任何费用。

误区三:

只有成绩特别优异的孩子才能参加自招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招是那种成绩特别拔尖的孩子报考的,其实不然,对于那些孩子来说,自招只是锦上添花,而如果你的孩子只是比一本线高一点点,或者在一本线左右,那自招无疑是雪中送炭,虽然成绩不是特别优异,但你可以通过自荐材料、特长优势、个人陈述、谈吐风格等各方面征服面试官,拿到加分的优惠。

误区四:

自招招生少,几率不大

每年自招人数差不多都是高校招生总数数的5%,的确不高,但参加自招对孩子来说是多一份保障,不要想到机会低就拒绝,而且现在自招也不影响高考,完全可以一试,为孩子多争取一个机会。目前各类名校除自招外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也以“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招生”进行招生。

误区五:

没有竞赛、大赛获奖自招肯定通不过

很多家长、老师认为参加自招的孩子都应该是获得了很多比赛奖项的,自己孩子没有这种获奖经历往往就放弃了,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奖项固然重要,但每年还是有很多自招成功的孩子都没有什么获奖经历,他们或是专业性强,个人规划与学校高度符合,或者极具特色的人格风格等等,所以不要无奖项不自招,而错失了机会。

误区六:

自招要耽误孩子高考

新高考后学考复习加上高考,考生家长觉得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没有时间顾及自招材料准备、自招报名等,其实每年名校自招都是在考家长,因为孩子只需要在高考过后去参加初试、复试这些就够了,前期繁琐的资料准备流程都是交给家长的,家长来替孩子争取这个降多少分录取的机会,所以只要提前规划完全不会耽误孩子高考,也不会影响复习。

误区七

自招需要门路

自主招生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每年都通过教育部阳光招生网平台统一报名、材料审核、公示,不存在任何需要走关系或者所谓的门路。教育是民生之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最重要的基础。提供平等包容的高考机会,就能畅通平民子弟改变命运、向上流动的渠道;教育公平,就能为社会公平正义打下最坚实的底座,中大教育历年来培训的学子足以说明:只要学生条件满足招生院校的需求是不会被拒之门外的。

误区八

参加自招一定要全面发展

很多家长认为参加自招一定要孩子全面发展,所以在写自荐材料时往往要求把孩子写的各方面都非常优秀,通篇的溢美之词,其实这就是对自招的定位不准,说白了自招就是一个为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开通的渠道,高校看重的是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而且历来那些成功人士,科研人才,他们都是在自己的专项里做的非常出色,并没有面面俱到,其实招生老师希望看到能正视自己缺点的人,当你把孩子夸得太完美时,只会让招生老师觉得乏味、毫无特色。

误区九:

自招是城里孩子的事,农村孩子不应该考虑自招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要求,各211、985高校面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

报考考生本人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本省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户籍及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考生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考生在阳光高考平台完成报名申请。

误区十:

只要高考成绩好就能考取名校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明确提出,围绕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开始了全国的高考改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浙江省实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综合评价招生大幅吸引了考生及家长眼球,在全国部分名校实行的自主招生更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们熟悉,而综合评价招生和自主招生相比。两者都是高校招生录取的特殊方式,比高考统招更加灵活,可降低录取风险。那么两者有何区别呢?最大的不同在于,综合评价招生占用高校的统招计划,未完成的综合评价招生计划可转入当年学校统招计划招生,而自主招生录取数不得高于高校招生计划的5%。综合素质,一个在中国教育界并不新鲜的名词。从上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到如今的高考改革,这一名词又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目前浙江、上海作为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已经积极尝试高考录取多元录取方式,北京、天津、江苏、广东、山东、湖南等地也已经开始实施。

看完了这些误区,相信很多家长可能过去都中过招,或许你正在中招中,希望大家都能走出这些误区,为孩子的自招做一个正确的指导。毕竟只有当你拨开遮望眼的浮云,才能欣赏最高层的风景。

2017年名校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提前招生“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服务内容:

1、指导考生写作与所报专业相关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2、自主招生自荐信和推荐信写作指导;

3、组织考生参加报考专业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4、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成绩、排名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综合素质等特点并作分析指导;

5、结合各高校的报名条件和往年录取数据,进行院校筛选和定位;

6、专业测评一次;

7、协助考生进行自主招生网上报名;

8、协助高一、高二考生参加科技创新类辅导讲座;

9、出高考成绩前,参加一次“志愿填报集训营”,进行封闭式全天培训考生,指导其模拟填报高考志愿。

10、考前笔试、面试集训营、冬令营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