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民办代课教师涨工资政策提案
马敏委员: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应高于城市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问题,重点在提高师资待遇,应该让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待遇高于城市待遇水平。
马敏介绍,今年他的提案关注基础教育及师范教育等方面,其中既有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学点师资建设提案,也有关于免费师范生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相关提案。
他说:“我在提案中间提出了农村教学点问题是农村义务教育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如何去突破这个瓶颈问题,我到湖北恩施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调研。”
屏蔽此推广内容在调研中马敏发现,解决农村教学点问题不只是为学校提供硬件设备、信息化基础设施这样简单,最关键的应该是解决师资问题。马敏本人则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提高农村教学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待遇,“现在的待遇太低了。”
马敏还表示,解决这一问题要多方面着手,需要中央、省一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共同努力,而不能仅把责任完全压在县一级政府的身上。
“代课教师编制的解决、鼓励政策怎样能持久、如何解决农村教师的补充机制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的关键。”马敏说。
此外,马敏还提到自己一直在思考师范大学应该怎样为农村学校培养更多的老师。他表示,让学生在艰苦环境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也是学校培养师范学生的一个目标。
俞敏洪两会提案: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
2015两会期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敏洪提交了一份教育提案,建议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
他认为在现实中,民办高校的教职员工在工资补贴、社会保障、退休待遇、职称评定、评先选优、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政策与公办高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之间存在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会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低、保障低、地位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流失严重。
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时间表,尽快清理并纠正对民办高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并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教育部门要打破体制壁垒,在工龄、社会保障、退休待遇等方面实现公办与民办高校的并轨。
以下为俞敏洪教育提案全文:
案由:关于尽快落实和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的建议
提案人:俞敏洪
提案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民办高校718所(含独立学院292所),民办高校在校生557.52万人,占所有高校在校生的22.5%。民办高校在增强国家教育能力,增加教育品种,扩大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们国家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与民办教育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极不协调的,却是民办教育从业者的尴尬处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但在现实中,民办高校的教职员工在工资补贴、社会保障、退休待遇、职称评定、评先选优、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政策与公办高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首先,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社会保障及退休后的待遇上。一直以来,民办高校绝大多数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我国公办高校执行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尽管国务院已出台关于将企事业单位社保实现并轨的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保政策并未完全接轨。民办高校与教师要共同缴纳社会保险,例如教师应发工资为5000元,学校要向社保部门缴纳的社会保险占工资的32.8%,人力成本增加了1640元;教师个人则要扣除工资10.5%的社会保险,即525元,教师拿到手的工资为4475元。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付出了更多的人力成本,教师个人也减少了当期收入,但民办高校教师退休时的退休待遇与公办学校同比却低了很多。按照目前的办法,以月收入4000元工资标准,民办教新高考网到退休年龄后每月最高也就能拿到1000-1500多元的养老金;而公办学校教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每月可拿到5000-6000多元的退休金,两者最高差距竟然达到5倍之多。
其次,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民办高校教师评职称通道不顺畅。与同类、同级别的公办高校不同,大多数民办高校没有自己的职称评定委员会,教师的职称评定要么是委托公办高校的评审委员会,要么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一个专门针对民办高校的职称评定委员会来评审。由于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上被区别对待,名额有限,与公办高校相比,职称评定通道极不通畅,困难重重。
第三,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补贴普遍较低。这与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不足,资金来源单一有关。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积累,基本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和社会捐助。由于近年来民办高校普遍生源不足,导致收入下降,不少生源一般、效益一般的学校,用于教师的薪酬都难以保障。
由于对民办高校的区别对待,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低、保障低、地位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流失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最大瓶颈。为确保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保障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特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时间表,尽快清理并纠正对民办高校的各类歧视政策,落实民办高校教师待遇,让民办高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审、进修培训、课题申请、评先选优、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在户籍迁移、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人才引进政策。
2.教育部门要打破体制壁垒,在工龄、社会保障、退休待遇等方面实现公办与民办高校的并轨;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支撑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优秀教师在公立大学与民办大学之间的无障碍流动。
3.政府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管,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确保民办高校在岗教职工的实际收入、社保、退休后待遇和本地区公办高校同层级的教职工等同。
4.相关部门应限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中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创造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民办大学与公立大学真正享有同等待遇和权利。
王海波委员: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生物技术学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表示,今年准备了的五份提案中两份内容涉及农村义务教育。他认为,目前由于很多农村教师得不到相应的经济支撑,无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导致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应该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并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严格管理。
他表示,在这两份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提案当中,其中一份涉及基层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另一份是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的严格管理问题。
王海波认为应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很多农村教师还无法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由于得不到相应的经济支撑,很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葛剑平: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迫在眉睫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贯彻和实施,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倍受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其中,农村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而教师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和提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认为,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热爱、崇尚这份职业,才能真正挺起农村教育的脊梁。另外,国家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重点保障和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
他认为,在充分肯定我国农村教师待遇保障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当前我国在保障农村教师待遇方面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尤其是落实农村教师工资平均水平不得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难度还非常大,保障农村教师福利待遇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仅关系到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也关系到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更关系到农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对此,葛剑平建议,各级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的人们来共同关注农村教育,切实提高教师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重点解决好农村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保障和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使广大农村教师切实提升职业幸福感。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农村中小学教师献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激情。
今年两会关于教师工资改革20篇提案,全国两会关于教师工资改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