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大有一群农民教授(三)
“要不是老师的支持、鼓励,我看不到这项研究的希望,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肖应辉说。
科研就是为了服务农民
在农学院,记者听到最多的还是这群教授的“悯农情怀”。湖南农大校长符少辉说:“农学院有个传统就是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心里时刻装着农民,科研就是为了服务农民。”
油菜是湖南省的第二大农作物。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平均亩产只不过五六十斤,严重影响农民生活,当时农民缺粮少油,吃的是“红薯饭”、“红锅菜”(即炒菜不放油),官春云见了心里非常难受。他决心解决农民吃油的问题,从此开始了一生的事业??油菜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当业内许多专家都在为解决温饱而追求产量时,陈立云就已在思考,人们将不只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他于是比别人更早地开展了优质杂交稻的研究,并在全国率先培育出优质两系杂交稻“培两优288”和优质三系杂交稻“新优80”。
敖和军副教授来自农村,他考核学生的方式很另类??以手磨出多少个老茧来衡量,“农学类学生不下地干活是绝对不行的”。在教学之余,他更是将许多时间投入到下乡进行农业科技推广,4年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的大小村镇,为农民解开了上百道难题。
在农学院,记者问了不少教授一个问题:相比很多新兴学科,农学研究可谓“名和利”都来得慢。你们为何如此锲而不舍?
他们说,外面世界虽然很精彩,但民以食为天,社会需要我们,农民需要我们,“能为农民做一点事,就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