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师范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陕西高考历年天津师范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天津师范大学在陕西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天津师范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师范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陕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师范大学

1、2022年陕西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天津师范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8分,最低录取位次是4326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2人;

2、2021年陕西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天津师范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057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6人;

3、2020年陕西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天津师范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2296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8人;

4、2022年陕西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天津师范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83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5人;

5、2021年陕西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天津师范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1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59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5人;

二、陕西上天津师范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天津师范大学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陕西 2022 理科 本一 42 478 43268 市政府
陕西 2022 文科 本一 25 540 3830 市政府

2、2021年天津师范大学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陕西 2021 理科 本一 46 525 20571 市政府
陕西 2021 文科 本一 25 561 3593 市政府

3、2020年天津师范大学在陕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陕西 2020 理科 本一 48 530 22296 市政府
陕西 2020 文科 本一 23 574 3881 市政府
齐鲁师范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天津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天津师范大学与四川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天津师范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4年天津师范大学在青海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2024年天津师范大学在山东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天津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淮南师范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天津师范大学在甘肃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3年天津师范大学在河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天津师范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天津唯一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1999年,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校办学资源丰富,设施设备精良。人文精神厚重,环境美丽优雅,生态风格独特,入列全国文明校园。学校设有2个学部,20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2550人。其中,本科生26325人,硕士研究生5473人,博士研究生589人。国际生2000人。校园占地3500亩,含771亩自然湖泊湿地,建筑面积75.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400万册,馆藏古籍15万册,善本古籍1300多种,1.2万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攀升。学校硕博研究生教育包含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市一流学科7个,市重点学科18个,市特色学科(群)15个,化学学科连续9年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马克思主义学院入列全国重点马院。学校专业优势突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现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28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规模位列本市地方高校之首。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市品牌专业建设点16个,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5个,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市应用型专业建设点12个。学校50门课程获批国家级和省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市级精品课程25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市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6门。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市级教学团队18支。学校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连续夺金,获得2金1银16铜和先进集体奖,获评天津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一等奖等。在世界大学生智力运动会桥牌比赛、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在第14届学运会和第20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得金牌;学校形成以“求是讲坛”“双周音乐会”“半月书画展”等为代表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效果显著。学校科研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科研实践基地丰富。学校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3项、重点项目15项;获第八届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部级专项奖一等奖15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5个,社科实验室4个,天津市科普基地5个,省市级工程中心1个,“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总量达到32个。学校主办各类期刊10种,其中,5个刊物收录北京大学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7个刊物收录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含C扩)。学校以办好高质量师范教育为“固本之策”,科学构建师范办学体系。学校深入落实教育部振兴教师教育行动实施计划2.0,深化“U-G-S-I”教师培养机制改革,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融通式教师培养机制,不断扩大公费师范生招生规模。学校14个专业获得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获批“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和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承接教育部“国培计划”,入列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多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基础教育名家,活跃在教育一线。学校高层次人才聚集,师资队伍精良。在校教职工2531人。教育部长江特聘/青年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名,两院外籍院士2名,双聘院士3人,“*”等国家级人才45人次,国家级“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114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专业学位教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1人;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第四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1人担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1人担任中世纪史委员会会长。学校教师获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