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厦门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上海高考历年厦门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厦门大学在上海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厦门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2024年上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厦门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上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厦门大学

1、2022年上海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类考生要想上厦门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8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94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2、2022年上海综合(不限)类考生要想上厦门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78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4人;

3、2022年上海综合(物)类考生要想上厦门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78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8人;

4、2020年上海综合(不限)类考生要想上厦门大学(01)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92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5人;

5、2020年上海综合(物)类考生要想上厦门大学(02)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60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9人;

二、上海上厦门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厦门大学在上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上海 2022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 568 3942 教育部
上海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 14 569 3780 教育部
上海 2022 综合 本科 8 569 3780 教育部

2、2021年厦门大学在上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上海 2021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 559 4094 教育部
上海 2021 综合 本科 9 560 3965 教育部
上海 2021 综合 不限 本科 15 563 3504 教育部

3、2020年厦门大学在上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上海 2020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 556 4101 教育部
上海 2020 综合 不限 本科 15 557 3925 教育部
上海 2020 综合 本科 9 559 3607 教育部
宁夏大学与厦门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陕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4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上海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2024年厦门大学在四川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湘潭大学与厦门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厦门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4年厦门大学在河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厦门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深圳技术大学与厦门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日语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与西安工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三、厦门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厦门大学(Xiamen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学校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30个学院和16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设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3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交叉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类别,28个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授权类别。2017年,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5个学科入选国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7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3.6%(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有2363人,占85.1%。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7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5人、青年学者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5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7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6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8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0000余人(含外国留学生1208人),其中本科生20651人、硕士研究生16712人、博士研究生4737人,本研比约为1:1。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起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典型案例”,我校是中国也是东亚地区唯一入选高校。学校获第六、第七、第八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1个专业(13个项目)入选国家卓越教育计划;24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入选首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课程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44门课程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94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6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年均就业率保持95%以上。学校坚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入选国务院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牵头发起成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获“国创计划十周年”最佳组织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优秀组织奖等。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13金6银13铜,成功承办第四届大赛,两次夺得总决赛亚军。学校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研究院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近5年,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科学》《自然》《细胞》上发表论文12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6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项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7项;18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1项;在台湾研究、南洋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南海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