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吉林高考历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录取数据,包含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吉林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2024年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1、2022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3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6176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2人;

2、2021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0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5803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6人;

3、2020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4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7861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4、2022年吉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887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8人;

5、2021年吉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73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933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4人;

二、吉林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2 理科 本二A 32 336 61763 省教育厅
吉林 2022 文科 本二A 18 396 18871 省教育厅

2、2021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1 理科 本二A 36 305 58031 省教育厅
吉林 2021 理科 专科 5 260 63811 省教育厅
吉林 2021 文科 本二A 14 373 19337 省教育厅

3、2020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0 理科 本二A 40 348 59703 省教育厅
吉林 2020 理科 专科 5 245 78614 省教育厅
吉林 2020 文科 本二A 10 408 19900 省教育厅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与吉林化工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辽宁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4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山西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江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与沈阳工程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与大庆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与安徽新华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与黑龙江科技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与河北中医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山东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与烟台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河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三、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始建于1991年,经历了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机电学院、黑龙江东亚大学(自考助学)、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等发展阶段。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成为齐齐哈尔市第一所市属大学。办学29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影响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两个案例(“混合所有制办学”和“院校委托管理”,后者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探索出了“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办学模式,凸显了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医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适度发展的全日制民办本科院校。学校总占地面积近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5万余平方米,生活用房8万余平方米;校内建有本科实验场所99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42.19万元;馆藏纸质图书82.12万册,电子图书25.4万册;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设施齐备,本科办学条件满足需求。学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设有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健康与护理系、思政教学部、基础部、学生发展中心、继续教育部共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17个本科专业和14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91人,其中本科生5675人。学校把师资队伍作资源,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建设了一支数量较足、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自有专任教师242人,外聘教师134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秉持“中而至庸,和而不同”的校训,努力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了以“大国工匠”——“华龙一号”主机手王刚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留省率保持在50%以上。学校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课程建设,获批省级制造服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1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批准以学校为主体组建协同创新联盟,建立“再制造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创新中心”和“文化型养老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中心”。2015年10月,学校作为“基层创业教育孵化平台”入选首个“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是唯一参展的地方高校。学校坚持需求导向的课程观和适应学情的教学观,创新实施“四真三化”应用型课程建设(四真即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三化即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并已形成特色和品牌,不断提高学校的贡献力、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教师完成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改项目66项,发表相关论文232篇,有50门课程进行了应用型课程设计与实施。2015年1月,学校发起成立全国性的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2016年4月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共同成立课程建设研究院,联盟与研究院所举办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与研修班,引领了同类院校应用型课程开发建设。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共十余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赴美国访学,聘请国外教授为学校学生授课。学校已组织5批“应用型课程海外交流考察团”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有关高校交流研讨。当前,学校不断健全育人体系,优化“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凸显应用型课程建设特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将学校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日期:201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