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新高考网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一、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河北高考2019年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528名;

2、在山西高考2019年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229名;

3、在福建高考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332名;

4、在江西高考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321名;

5、在山东高考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8324名;

二、历年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河北 历史(历史+不限) 592 3520
2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河北 文科 596 4282
3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河北 文科 599 4528
4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河北 历史(历史+不限) 587 3672
5 (师范类)(办学地点泉山校区)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山西 文科 542 5897
6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山西 文科 545 5229
7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566 8811
8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558 31480
9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江苏 文科 360 10167
10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江苏 文科 351 10407
11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560 8000
12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575 31438
13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浙江 综合(物 或 史 或 政) 629 18067
14 (师范)(泉山校区)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浙江 综合(物 或 史 或 政) 635 17041
15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浙江 综合(不限) 627 23910
16 (师范)(泉山校区)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浙江 综合(物 或 史 或 政) 632 18842
17 (师范)(5720元/年)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安徽 文科 589 9293
18 (师范)(5720元/年)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安徽 文科 567 8749
19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安徽 文科 569 10236
20 (师范)(5720元/年)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安徽 文科 550 8653
21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566 4511
22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574 3332
23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江西 文科 582 6822
24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江西 文科 561 6811
25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江西 文科 566 7468
26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江西 文科 546 8321
27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山东 综合(史 或 政 或 物) 583 27625
28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山东 综合(史 或 政 或 物) 596 29563
29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山东 文科 576 7490
30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山东 综合(史 或 政 或 物) 580 28324
31 (师范)(5720元/年;办学地点徐州市)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河南 文科 580 12890
32 (师范)(5720元/年;办学地点泉山校区)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河南 文科 576 12523
33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河南 文科 550 14816
34 (师范)(5720元/年;办学地点:泉山校区)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河南 文科 553 10473
35 (文史类,师范,4年,5720元/年)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广西 文科 554 5849
36 (文史类,师范,4年,5720元/年,在泉山校区办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广西 文科 530 5073
37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广西 文科 534 6833
38 (文史类,师范,4年,5720元/年,在泉山校区办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广西 文科 568 4353
39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海南 综合(史 或 政 或 物) 669 2833
40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海南 综合(史 或 政 或 物) 653 3761
41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海南 文科 735 577
42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海南 综合(史 或 政 或 物) 647 4675
43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59 10690
44 (师范)(泉山校区)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539 12821
45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四川 文科 560 10089
46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57 10708
47 (师范)(上海路101号)(语种:不限)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贵州 文科 575 6348
48 (师范)(泉山校区)(语种不限)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贵州 文科 559 7221
49 (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贵州 文科 557 6944
50 (师范)(泉山校区)(语种:不限)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贵州 文科 571 5747
51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甘肃 文科 532 3639
52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甘肃 文科 540 4749
53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 甘肃 文科 539 4486
54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甘肃 文科 498 533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与嘉兴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桂林旅游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EMS查询及方式汇总
齐鲁医药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江苏师范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EMS查询及方式汇总
新乡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联系方式有哪些 办公室常用电话汇总
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官网:http://jwc.jsnu.edu.cn/
2023年江苏师范大学是211和985大学 附全国211和985大学名单
2023年江苏师范大学是双一流高校吗 有哪些重点学科名单汇总

三、江苏师范大学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首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以原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基础设立徐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该校并入我校。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2020年,学校跻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内地高校前50;列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大学第102位,“中国大学评价”第116位,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占地2457亩,校舍面积93.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1亿元;图书馆藏书318万册。设有22个专业学院以及敬文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另设有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现有59个本科招生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11个学科门类。具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专任教师1688人,其中正高346人、副高63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62.3%,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教师占比43%。拥有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8人次。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8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500余人,学历教育留学生53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二十余万名毕业生,一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活跃在海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学校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5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4项。建有国家级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5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和规划教材6部,各类省级精品课程68门、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74部。承担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