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协和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贵州高考历年山东协和学院的录取数据,包含山东协和学院在贵州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山东协和学院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协和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协和学院

1、2022年贵州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山东协和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78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1326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6人;

2、2021年贵州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山东协和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2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1328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6人;

3、2021年贵州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山东协和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0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0849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9人;

4、2021年贵州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山东协和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4012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6人;

5、2021年贵州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山东协和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3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2505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1人;

二、贵州上山东协和学院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山东协和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2 理科 本二 16 378 113268 省教育厅
贵州 2022 理科 专科 30 186 211108 省教育厅
贵州 2022 文科 本二 16 475 41578 省教育厅
贵州 2022 文科 专科 30 202 122898 省教育厅

2、2021年山东协和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1 理科 本二 16 382 113287 省教育厅
贵州 2021 理科 专科 49 206 208493 省教育厅
贵州 2021 文科 本二 16 484 40123 省教育厅
贵州 2021 文科 专科 51 237 125052 省教育厅

3、2020年山东协和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0 理科 本二 17 396 116944 省教育厅
贵州 2020 理科 专科 50 209 213765 省教育厅
贵州 2020 文科 本二 15 467 45417 省教育厅
贵州 2020 文科 专科 50 243 133381 省教育厅
2024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广西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山东协和学院与内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山东协和学院与安徽外国语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山东协和学院在云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山东协和学院与湖北民族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山东协和学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山东协和学院与太原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2023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宁夏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山东协和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内蒙古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山东协和学院与辽宁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山东协和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年,2003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纳入国家普通高职统招计划,200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普通高职院校,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接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40个观测点满票通过,教育部评估中心网站以“合格评估助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彰显”为题进行了推广。2020年在省属本科高校分类考核中,位居同类院校之首。202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和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学校坐落于山东省省会济南,现有郭店、遥墙2个校区,占地面积119.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14万平方米;单价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4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6万余册,电子图书221万册,纸质期刊4387种,电子期刊146980种。校内建有10个实验实训中心,内设304个实验室、197个学科专业功能实验室。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校外建有168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4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5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37 项。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6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116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45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济南市高层次人才274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1个,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学校下设7个教学院(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 40个,形成了以医学为特色,医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 门。学校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1个。共承担科研项目1249项,其中国家科研课题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8项、厅局级科研项目821项;国家级教改项目14项、省级教改项目39项;获得科研成果奖879项;获得国家专利347件、软件著作权572件。2015年,牵头成立环渤海高校教学咨询委员会、科研与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连续承办三届环渤海高等教育论坛,促进了环渤海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理念。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被中国教育协会和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是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山东省众创空间、济南市泉城众创空间支持单位。学校学生竞赛荣获国家级金奖62项、银奖102项、铜奖 214项 ,省级金奖232项、银奖318项、铜奖400项。其中,2020年获第六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银奖1项、铜奖3项,2021年获第七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6项,“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国家金奖1项,银奖1项。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荣获省级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5项。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省级特等奖1项。学校2015年获批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6年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2017年获评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首届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优秀项目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协同育人。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等10个国家和台湾、澳门等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学分互认、课程共建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学校已选派56名教师赴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交流深造,并聘请了美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名资深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选送1500余名学生赴美国、德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澳门等地区的18所高校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与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桥箱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