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南中医药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广西高考历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广西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河南中医药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南中医药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南中医药大学

1、2022年广西理科类考生要想上河南中医药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6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3015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1人;

2、2021年广西理科类考生要想上河南中医药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2分,最低录取位次是5228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人;

3、2020年广西理科类考生要想上河南中医药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5222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0人;

4、2022年广西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河南中医药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8分,最低录取位次是4560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人;

5、2021年广西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河南中医药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350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二、广西上河南中医药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广西 2022 理科 本二 11 360 130151 省政府
广西 2022 文科 本二 4 438 45609 省政府

2、2021年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广西 2021 理科 本二 10 472 52283 省政府
广西 2021 文科 本二 5 515 13505 省政府

3、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广西 2020 理科 本二 10 475 52222 省政府
广西 2020 文科 本二 5 482 13584 省政府
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内蒙古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河南中医药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河南中医药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安徽外国语学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乐山师范学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河南中医药大学与厦门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龙岩学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济宁学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南中医药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河南中医药大学与广州美术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河南中医药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自古以来,中原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药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现有4个校区,分别为龙子湖校区、东明路校区、人民路校区、东风路校区,占地面积1594.94亩。建筑面积62.34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7亿元。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60年来,学校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理、管、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层次和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等16个院(部)。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900余人,留学生164人。学校党委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先后有14个基层党组织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43人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学校党委被河南省委授予2016年“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个党支部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团支部荣获2018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536人,专任教师1175人。硕士生导师584人,博士生导师80人。有国医大师3人,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4人,全国名中医3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中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享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7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1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原教学名师”1人,“中原名医”1人,“中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6人,河南省教学名师7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3人; 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人;省名中医3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人; 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2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15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9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级别人才项目获得者119人。先后有20多人次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殊荣;140余人次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和“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生物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汉语国际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软件工程、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临床医学、中医康复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中医骨伤科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运动康复等32个本科专业和1个应用心理学第二学位专业。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有4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依托仲景故里资源,开办“仲景学术传承班”、“平乐正骨传承班”、“中药传承班”。积极开展仲景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