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安徽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安徽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一、安徽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安徽高考2021年安徽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9997名;
2、在安徽高考2021年安徽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0288名;
3、在安徽高考2020年安徽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1477名;
4、在安徽高考2019年安徽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0328名;
5、在河南高考2021年安徽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22496名;
二、历年安徽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录取省份 | 科目/选科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1 | (学费待定;在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就读)会计学专业 | 2021 | 安徽 | 文科 | 548 | 29997 |
2 | (学费待定;在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就读)会计学专业 | 2021 | 安徽 | 理科 | 477 | 100288 |
3 | (3500元/年;在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就读)会计学专业 | 2020 | 安徽 | 文科 | 524 | 31477 |
4 | (3500元/年;在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就读)会计学专业 | 2020 | 安徽 | 理科 | 493 | 103061 |
5 | (在蚌埠校区就读)会计学专业 | 2019 | 安徽 | 文科 | 533 | 30328 |
6 | (在蚌埠校区就读)会计学专业 | 2019 | 安徽 | 理科 | 473 | 101759 |
7 | (4600元/年;在蚌埠龙湖校区就读)会计学专业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 |
8 | (4600元/年;在蚌埠龙湖校区就读)会计学专业 | 2022 | 安徽 | 文科 | - | - |
9 | (在蚌埠龙湖校区就读)会计学专业 | 2022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 - | - |
10 | (学费待定;办学地点蚌埠龙湖校区)会计学专业 | 2021 | 河南 | 理科 | 514 | 122496 |
11 | (4600元/年;办学地点蚌埠龙湖校区)会计学专业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12 | (蚌埠龙湖校区)会计学专业 | 2022 | 四川 | 理科 | 481 | 120817 |
三、安徽科技学院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历经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2012年开始独立培养研究生,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0多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代代安科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事业长足发展。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7822人,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1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学校现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位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中都古城,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幽美;龙湖校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现有5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8个专业群实验中心(室)和7个学科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0个。馆藏纸质图书142.3万册,电子图书133万册。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农、工、理、管、经、文、法、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优势农科和新兴工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承担国家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一流(品牌)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特色专业11个,2021年,财务管理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次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紧缺专业纳入提前批次招生。学校现有教职工127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42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30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柔性引进微纳分子传感器团队等省级领军人才团队。省级“115”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坛新秀34人。校外特聘教授60人,特聘创业型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70人。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50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71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0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获批专利1098项,其中发明专利268项,连续多年稳居省内高校前十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600余项。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