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规则及方法是什么,志愿怎么选怎么填

新高考网

一、2023年高考填报志愿规则及方法是什么

第一步,初步筛选。使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中选考科目、高校区域等筛选功能,再以自己的位次对比参考目标高校专业近年录取投档位次,初步分析今年投档的可能性大小,选择超过志愿填报总量的“高校+专业”预备志愿,放在“冲”“稳”“保”不同层次备用。

2024年高考填报志愿规则及方法是什么,志愿怎么选怎么填

第二步,综合优化。研判分析所筛选的预备志愿高校的实力、专业特色,逐一比较分析这些高校专业今年招生计划的变化情况,综合预测其近三年投档位次的变化趋势,将预备志愿中某些明显不喜欢或不合适的予以删除,选择足量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志愿,作为最后拟报志愿的优化方案。

第三步,梯次排列。根据个人意向确定各拟报志愿的排序优先级,按“冲”“稳”“保”三层次从高到低排列志愿,可将自己最想去又可以“冲”的志愿优先考虑。以普通类可填报的80个志愿为例,将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面25个,将有一定优势也比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30个,将优势较大但能接受的志愿放在最后25个。

高考志愿选报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只是众多志愿选报参考思路之一。考生和家长通过先选高校、再选专业或反过来也是可以的,具体需结合自己实际来定夺。那么在“三步走”的过程中,理性选报志愿需注意些啥呢?

首先,熟读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考生需确保自己符合高校专业的报考条件,事先了解高校专业选考科目、外语语种、单科成绩、体检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要求,弄清具体专业志愿投档规则,看清办学性质、层次,以及学历证书、学费情况等。

二是查询招生计划。高校在浙江招生计划是考生志愿填报重要依据,在6月下旬高考分数线公布后填报志愿前,提供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单独考试招生专业计划的纸质版图书和电子版材料。需要提醒的是,第一段招生投档录取后,第二段招生计划就有变化了,届时会以电子版形式再次公布剩余计划,考生需适时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相关系统查询。

三是参考考生“位次”。高考成绩发布后,每位考生都有一个自己在全省的排名即“位次”。其中普通类考生总分相同时,依次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排位,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艺、体类考生位次按相应类别所有考生综合分确定,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术科)成绩高低排位,仍相同时按文化成绩排位。

需注意的是,因专业计划、报考及选考科目差异,高校专业投档和录取会存在自然差异,最终会体现在专业投档分数线及对应的“位次”高低。所以在选报志愿前,可参照自己拟报考院校专业近三年投档录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高校专业录取会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导致“大小年”现象,投档“位次”也会产生波动,因此不要绝对化。

规避误区三项注意

平行投档有效地减缓了风险,但志愿填报不当引发的风险依然存在。考生需准确理解规则,理性选报志愿。

首先,看清规则不混淆。一段线不是本科线也不是二本线。因高校招生要求、考生选考报考都不同,相同总分录取本科的机会也不一样。二段线不等于专科线。只要一段录取后有剩余计划,二段考生也有资格填报本科专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录取或特殊类型招生,不同于原高考的一本线。尤其是一段线划线比例大,考生志愿填报需保持更大“梯度”。一段线上考生可选报本科专业也可选报专科专业,但不一定就会录取在本科。考生在参考近三年录取段次分数线时,须注意不同分段规则下的数据可比性。

绝大多数考生初次接触平行志愿,往往误以为自己前面志愿退档后还可后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投档机会多,是指前面志愿投档不了时后面将继续投档;反过来一旦某个志愿被投档,就意味着后续志愿同步失效,也就是每位考生每段次只能投档一次。被退档,则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使用,考生只能在后一轮填报剩余计划志愿了。

第二,规避误区不含糊。仅仅按“考生位次”去选报,只考虑分数、位次使用最大化,或盲目追逐热门都不可取。忽视高校招生条件(如体检限考专业,色盲考生报考某些医学专业等)或单科成绩要求(如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对外语设最低分),将导致退档;忽视自己的兴趣特长,没看清专业学历层次和性质,看到喜欢的就填,结果高分低填,甚至入学后才发现就读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过分专注个性,填志愿集中于单一层次、性质一致专业,总体志愿定位不合理;或没用足志愿资源,只填几个名牌高校热门专业志愿,导致投档机会严重偏少。热门专业往往凸显报考人数多、分数要求高,投档线拉升。实际上,即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显优势,某些普通院校的特色专业也很有实力。所谓冷门热门也是相对而言,招生时分数高看起来挺热门,毕业就业有时却变成了冷门,过分在意排名将导致填报风险放大。

第三,合理取舍不盲目。考得好不如选得合适。考生选择志愿,一定要与自己的兴趣特长相符,跟自己性格特征匹配,最好符合自己的价值取向;一定要与高考成绩、身体等自身条件相符,跟生涯规划相吻合,并结合家庭意愿、经济条件等综合考虑,理性选报体现真实意愿的志愿,适合自己就好。

二、2023填报志愿流程步骤

1、登录指定网页。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3、阅读考生须知。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应仔细阅读,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为了保持志愿填报的正确地误,考生须知一定要详细阅读,这点很重要。

4、修改初始密码。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

5、选择批次填报志愿。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先选择要填报的批次,然后根据提前草拟的志愿表填报院校代码和所选专业代码到志愿栏,千万不要错栏错位。仔细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

6、检查核对。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

7、保存志愿信息。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

三、2023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1、根据高考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高考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2023年高考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2、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有时连毕业都成问题,因此2023年高考考生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3、优选目标志愿,所谓优选,就是在前两步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这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志愿更稳妥,确保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心中有数。

4、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2023年高考志愿时,高考考生应该将最想上、预计门槛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为报考设保底院校。把握冲稳保大原则,冲一冲不要盲目乱冲,稳一稳要重点考虑专业及自己比较满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选好保底学校,避免高分低就。

专科高考可以报几个志愿 有什么填报技巧

高考填报志愿查询系统怎么查 查询官网是什么

青海高考志愿查询网站是什么 附志愿入口网址及查询方法

宁夏高考本科志愿录取时间及截止时间是几号

山西高考是顺序志愿吗,志愿录取规则有哪些

北京高考志愿有几个专业,可以填几个学校吗

新疆高考志愿是一次投档吗 附志愿录取规则及志愿填报指南

内蒙古高考志愿是一次投档吗 附志愿录取规则及志愿填报指南

西藏高考志愿是一次投档吗 附志愿录取规则及志愿填报指南

宁夏高考志愿是一次投档吗 附志愿录取规则及志愿填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