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什么专业最好 附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一、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招生专业名单
二级学院 | 开设专业 | |
本科 | 专科 |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 /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 | /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测绘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地理信息科学 | 市政工程技术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物流工程、金融工程 | 工商企业管理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商务英语 | / |
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1个):水利水电工程
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3个):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十三五”校级本科重点专业(8个):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测绘工程、商务英语、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
三、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简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其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1956年的杭州水利学校和1958年的浙江电力专科学校,历经浙江水利电力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发展阶段。建校67年来,学校几易其名、数易其址,代代浙水人始终不忘水利报国的初心,勇担培育大禹传人的使命,走过了不凡历程。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在贺信中对我校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的批示和期望,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学校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4年实现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2017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列入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2020年列为水利部强监管人才培养基地组成单位(全国高校仅3家),学校各项事业步入蓬勃发展期。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风景游览胜地杭州,占地面积82.06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8.8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清新优雅,是求知问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1000人,其中本科生8600余人;现有教职工750余人,专任教师49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5%,硕士以上教师占86%,拥有共享院士、国家杰青、外国专家、省一流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省“151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和浙江高水平创新团队,并有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劳模、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等20余人。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秉持“理实结合、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主推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水利精神、实践能力的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初步形成了以工学门类为主体,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11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研究机构,开设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的本专科专业32个,其中本科专业26个。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6个、浙江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1个、浙江省特色专业7个。建有教育部与浙江省协同育人项目34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与服务,以水利水电特色学科群建设为主线,对接水利和环境生态等领域的重大需求,积极建设高端学术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升本以来,获批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15项、浙江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公开发表四大检索期刊论文及一级期刊论文近350篇;获知识产权授权1400余项;承担横向服务项目800余项,合同到款额超亿元。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建有全国首家河(湖)长学院,是服务全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2019年以来新增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校智库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省级平台实现从0到3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