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空调和独立卫生间吗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西北工业大学新生宿舍的一些知识,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一、西北工业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
学校宿舍环境优美,宿舍外有锻炼健身器材和篮球架等,学校男女生宿舍均是4人间,含独立空调、暖气、阳台以及公共卫生间和洗澡间等,收费标准有1100元/年和1200元/年两种,保洁阿姨每天会对楼道和卫生间进行清洁。
二、西北工业大学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学校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确定了“五个以”(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扎根西部、献身国防。学校在历史上书写了新中国多个“第一”,今天在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续写新的辉煌。
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34000余名,教职工43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等27个学院。拥有74个本科专业,37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5个学科群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观,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火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由我校培养。据不完全统计,在我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20多万名校友中,有48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65位将军,48位两院院士,还有6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为我校校友。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纪念表彰了10位“航空报国特等金奖”,6位西工大校友获此殊荣,从2005年至今的14届航空航天月桂奖获奖者中,有23位在西工大学习、工作过;在航天领域,从早年的“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一大批西工大杰出校友担任集团公司、院所、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英才辈出,不胜枚举。大批西工大学子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
学校注重引培并举,师资力量雄厚。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设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推进以准长聘制度为突破口的人事制度改革,调动激发队伍活力。设立人才特区引育平台,汇聚高端人才。实施从青年教师到杰出学科带头人全过程的“翱翔人才工程”,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建设层级合理的人才梯队。优化完善人才评价制度,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逐步建立分类别、分层次、分岗位、分学科的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优质基础教育,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学校汇聚了一支由30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两院院士(含外聘)33人、*41人、*领军人才2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团队27个,设有21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加强教育研究,教学成果丰硕。在每四年评选一次、代表全国教育教学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屡获佳绩: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2018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我校是欧盟QB50项目(欧盟大气层探测计划)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获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飞天创客空间入选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十三五”以来,我校学生在多项国内外竞赛中累计获奖2500余项。2016年翱翔小卫星斩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MBA专项赛金奖1项(西部高校唯一获此奖项高校),并获大赛“校级优秀组织奖”。2019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特别一等奖1项(均为陕西唯一获此奖项高校),获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国家级特等奖1项。2020年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创意项目”1项。与此同时,在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学校均位居前列。
学校强化科研创新,科技贡献突出。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上,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在我校。现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防科技创新中心,5个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13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重点参与了大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等10个国家重大专项的论证及科研攻关,深度参与了两机专项论证、神舟系列飞船研制,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开我国无人机研制之先河,实现我国第一个整套无人机系统、第一个无人机生产线等出口海外,拥有我国唯一的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中心,目前正在筹建我国第一个专业的无人机测试中心,拥有独立的不限高本场空域,全面推进无人机科研与产业发展。国庆60周年阅兵中,整个无人机方队由我校自主研制生产;建军90周年阅兵中,我校无人机第二次以整个方队入列阅兵式,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国庆70周年阅兵中,我校无人机再次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三大奖20项,省部级一等奖58项,科研经费到款累计超过170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