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是多少 联系方式是什么
一、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办公室 |
王建伟 | 处长 | 2066500 | 南配楼3楼311 |
马旭东 | 副处长 | 2066833 | 南配楼3楼303 |
李娜 | 副处长 | 2066189 | 南配楼3楼303 |
丁志勇 | 副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 | 2068126 | 南配楼3楼309 |
袁惠 | 副处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公室主任 | 2066230 | 北配楼2楼 |
教务运行科 |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办公室 |
赵德芳 | 副科长 | 2066501 | 南配楼3楼301 |
马龙龙 | 科员 | 2066502 | 南配楼3楼301 |
才让旦巴 | 科员 | 2066501 | 南配楼3楼301 |
陈婉琪 | 科员 | 2066502 | 南配楼3楼301 |
考试中心 |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办公室 |
陈烁 | 科员 | 2066636 | 南配楼3楼302 |
胡子轩 | 科员 | 2066636 | 南配楼3楼302 |
徐佩瑶 | 科员 | 2066636 | 南配楼3楼302 |
学籍管理科 |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办公室 |
孟晓丽 | 科长 | 2066877 | 南配楼3楼313 |
马倩 | 科员 | 2066877 | 南配楼3楼313 |
教学研究科 |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办公室 |
寇金香 | 科员 | 2066813 | 南配楼3楼310 |
周蕴 | 科员 | 2066813 | 南配楼3楼310 |
包晓彤 | 科员 | 2066265 | 南配楼3楼310 |
学生学业援助中心 |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办公室 |
阿不都外力 | 科员 | 北配楼3楼 | |
招生办公室 |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办公室 |
王仁祺 | 副主任(正科级) | 2066335 | 南配楼3楼308 |
陈章 | 科员 | 2066335 | 南配楼3楼308 |
教师教学发展科 |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办公室 |
张晓菊 | 科长 | 2066847 | 北配楼3楼 |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办公室 |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办公室 |
续晶喆 | 副主任(正科级) | 2068371 | 北配楼2楼 |
索沛蘅 | 科员 | 2068371 | 北配楼2楼 |
二、北方民族大学简介
北方民族大学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八省区的中央部委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为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坚持以**中国*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坚持激发改革创新根本动力,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研究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培养造就各民族优秀干部人才、服务支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55个民族的博士生、硕士生、本(预)科生2.2万余人在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6万余名毕业生扎根祖国边疆和民族地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践行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捍卫者。
学科专业:学校植根宁夏、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党的民族工作为办学宗旨。现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10个学科门类的77个本科专业。民族学、数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等3个省部级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等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部级优势特色专业,自动化等7个省部级“十三五”重点专业(群),机械电子工程等5个省部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材料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工技术基础等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引培并举,着力建设政治坚定、师德优良、业务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近11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师资近50%,博士比例47%;聘任院士2名;图像处理与智能计算机教师团队获批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团队入选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7个团队入选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个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科学研究:学校坚持“科研追求原创,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科研提升学校”理念,主要面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用在实践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研究、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技术、民族学、兴边富民与乡村振兴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获得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工程技术中心、1个工业设计中心;13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全国化工及机械基础科普基地”、1个省部级“电子科学与物理示范中心”科普基地。
合作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合肥工业大学为教育部指定的对口支援高校。学校与北京大学、银川市人民政府、宁夏共享集团等深入开展校校、校地、校企合作,互促共赢。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设有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现有7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机构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创新创业:学校扎实推进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双创”教育,实施“专创融合‘5+3’教育打造 ‘六个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百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称号;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守民族院校初心使命,传承民族院校红色基因,遵循教育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