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改革新方案,江西高考改革最新方案细则解读
高考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高考改革方案正在陆续出炉。昨日,江西省公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8年江西将全面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实行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与统一高考录取挂钩。同时还将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学生的相关特长、突出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纳入高考录取参考。
高考不分文理 高校招生录取依据语数外和3科学业选考成绩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
同时,从2018年起,合并艺术、体育类第二、第三本科批次;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次,优化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办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大类。合格性考试允许考生在未通过的前提下多次报考;等级性考试在现有条件下,只允许考生参加1次。
其中,合格性考试涵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全部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1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各高中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各科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呈现方式为“合格/不合格”。
等级性考试实行科目6选3,即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其中3科参加等级性考试。各科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呈现为A、B、C、D、E 五个等级,其中E等级为不合格。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五方面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据悉,省教育厅将建立江西省普通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客观信息(如学考成绩、体质测试主要结果等)系统导入、其他信息学校录入、学生提交事实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评价程序包含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导入系统、形成档案。
高职院校提前考试招生 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2017年起,每年实行高职院校提前考试招生,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2019年前,作为过渡期,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测试均由高职院校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自行组织;2019年起,文化成绩使用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原始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原始成绩。
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参考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文化基础测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职业技能测试由省教育厅制定统一标准,各招生院校具体负责组织。
高考改革有何意义?
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主要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招生录取制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相衔接,将重点改革两方面:
一是普通高校(本科)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使高校招生录取更加适应各类人才选拔培养规律,更加适合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