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附详细联系方式
一、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教学管理科
教学管理科(姓名:林老师 办公地点:行政楼304 电话:84096085)。
1.负责学校普教本科教学任务的下达、落实和选课工作。
2.负责课堂教学秩序检查和教学质量监控。
3.负责教学异常情况核实和认定。
4.负责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各类评优工作。
5.负责教学工作量核算。
6.负责教师调、停、补课管理和教室管理。
7.负责普教本科学生的课程考试和试卷管理,以及国家公务员等多种类型的校外考试等工作。
8.负责校历编制。
9.负责教务管理系统和教务处网站的维护和升级。
10.负责教学管理相关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1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学籍管理科
教学管理科(姓名:林老师 办公地点:行政楼304 电话:84096085)。
1.负责学校普教本科教学任务的下达、落实和选课工作。
2.负责课堂教学秩序检查和教学质量监控。
3.负责教学异常情况核实和认定。
4.负责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各类评优工作。
5.负责教学工作量核算。
6.负责教师调、停、补课管理和教室管理。
7.负责普教本科学生的课程考试和试卷管理,以及国家公务员等多种类型的校外考试等工作。
8.负责校历编制。
9.负责教务管理系统和教务处网站的维护和升级。
10.负责教学管理相关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1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学研究管理科(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办公室)
教学研究管理科(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办公室)(姓名:王老师 办公地点:行政楼309 电话:84096082)。
1.组织编制并实施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2.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3.组织编制并实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4.组织编制专业建设规划,组织新办专业申报、专业调整和审批工作。
5.学校质量工程项目规划与管理。
6.教学成果奖申报、评选工作。
7.教材建设、征订与使用管理。
8.学生课程替代、学生课程免修申请审批。
9.各类实验区建设规划与管理;各类实验区学生遴选与管理;课程建设、幕课和网络视频课引进和建设管理。
10.跟踪高等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高教重要信息和动态,组织编撰教育教学决策参考。
11.组织开展学校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管理。
12.组织开展创业教学组织与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和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的对外交流合作。
13.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14.负责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网站的建设和管理以及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评估,年度进展报告和数据统计采集填报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15.负责教学研究管理和创新创业相关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1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管理科
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管理科(姓名:张老师 办公地点:实验楼305 电话:84096594)
1.负责学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建设与研究以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2.实践、实习教学经费预算管理。
3.负责本科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与结果管理工作。
4.负责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及实施协调。
5.审定实验室设置和实验用房布局。
6.负责实验室安全环保、考核评估、管理队伍教育培训、信息数据统计报送、仪器设备维修等管理工作。
7.负责广州校区、佛山校区公共实验室的管理、运行和维护。
8.全校通识课的实验教学支持与服务。
9.制定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管理规章制度。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综合科
综合科:(姓名:刘老师 办公地点:行政楼307 电话:84096843)
1.负责处理教务处两校区日常工作事务。
2.负责教务处人事考勤、制度、文件汇编、印章、经费及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管理。
3.做好传递上级来文、信息门户公文流转及文书归档工作。
4.协助处领导组织好各类教学工作会议,做好处务会会议记录工作。
5.协助处领导做好教务处考核聘任、岗位设置、年度评优评先等工作。
6.做好外单位、个人来信来访及公务接待。
7.协调各科室的工作,上传下达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学评估科
教学评估科
(姓名:张老师 办公地点:行政楼306 电话:84096925)
1.负责落实和开展各项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2.组织开展本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工作;
3.负责学校新办本科专业评估与检查工作;
4.检查监督各教学单位自评自建工作;
5.负责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
6.负责科室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工作;
7.负责科室资金使用、管理工作;
8.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通识教育中心办公室
通识教育中心办公室(姓名:唐老师 办公地点:行政楼302 电话:84096841)
1.负责制定学校通识教育规划,制定通识课程建设标准。
2.组织通识大讲堂、通识学术沙龙及通识类学科竞赛。
3.组织编写核心通识教材,负责通识教育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4.开展通识教育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
5.负责各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6.负责通识教育教学相关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教学档案管理。
7.负责通识教育相关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广东财经大学简介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199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和“法治、科学、民主、阳光”的治校方略,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40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的财经类院校,是广东省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当前,学校正朝着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目标阔步前进。
学校现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地处广州琶洲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172万元;图书馆藏书496万余册,有全文电子期刊139万余册,馆舍面积5.4万平方米。学校实验实践教学成效显著,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2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与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新商科、交叉学科。共有31个教学科研单位、66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经济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和法学2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数字经济学是“冲补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安全学是广州市重点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2000多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1600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54%,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3%,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约26%。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近70人次,聘任“南岭学者”1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24支,省级科研团队16支,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3人。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研理念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贡献广财智慧,发出广财声音。近两年来,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7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在《中国科学》《经济学(季刊)》《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30篇。学校聚焦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参与起草地方法规3部,90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70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采纳,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财方案”。有68位专家被聘为省级以上党政部门决策咨询专家,3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来源智库。《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作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坚持实施对外合作办学与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与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实施近60个国际化教育项目。现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全国财经院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及其相关子联盟成员单位;是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挂牌单位、《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和“最佳合作单位”、“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交叉学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等项目入围高校、国家留基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立项单位。
奋进*,阔步新征程。在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牢牢扭住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工作总目标,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建设的历史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应有的担当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