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在陕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扬州大学在陕西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陕西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扬州大学在陕西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扬州大学在陕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扬州大学在陕西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扬州大学在陕西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扬州大学在陕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68分至562分,录取位次在45156 至3443区间,陕西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扬州大学。

1、扬州大学在陕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4823名;

2、扬州大学在陕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5156名;

3、扬州大学在陕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104名;

4、扬州大学在陕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366名;

5、扬州大学在陕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646名;

二、扬州大学在陕西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扬州大学在陕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493 34823 17
2022 陕西 文科 本一 540 3769 7

2、扬州大学在陕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468 45156 17
2021 陕西 文科 本一 562 3443 7

3、扬州大学在陕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531 22104 17
2020 陕西 文科 本一 577 3571 7

4、扬州大学在陕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545 22366 17
2019 陕西 文科 本一 576 3636 7

5、扬州大学在陕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陕西 理科 本一 540 22646 17
2018 陕西 文科 本一 562 3943 7
扬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4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山西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江西警察学院与扬州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与扬州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扬州大学在河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扬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4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内蒙古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扬州大学教育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哈尔滨金融学院与扬州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与贵州民族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扬州大学在天津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4年辽宁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三、扬州大学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设有125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07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6200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