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山东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87分至565分,录取位次在179402 至15172区间,山东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湖北师范大学。

1、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79402名;

2、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1718名;

3、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9999名;

4、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9942名;

5、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9876名;

二、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东 - 综合 1段 487 179402 12
2022 山东 - 综合 1段 513 121718 67

2、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东 - 综合 1段 491 169999 8
2021 山东 - 综合 1段 519 109942 83

3、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东 - 综合 1段 532 109876 67

4、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东 - 理科 本科 523 82861 11
2019 山东 - 文科 本科 558 15172 10

5、湖北师范大学在山东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东 - 理科 本科 523 85356 16
2018 山东 - 文科 本科 565 16565 13
湖北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榆林学院与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与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西藏农牧学院与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北师范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广州航海学院与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与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与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广西外国语学院与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成都东软学院与湖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在广东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三、湖北师范大学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黄石市中心城区,规划占地2002亩,校舍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襟江带湖,含山蓄水,绿茵广场、曲径小道、花坛公园、楼台亭榭、形象雕塑、书画走廊等自然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相映成辉,风光宜人,环境优美,曾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文明校园”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0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专业,8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