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在海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三明学院在海南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海南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三明学院在海南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三明学院在海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三明学院在海南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三明学院在海南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明学院在海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33分至605分,录取位次在21709 至4733区间,海南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三明学院。

1、三明学院在海南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0874名;

2、三明学院在海南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9755名;

3、三明学院在海南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0934名;

4、三明学院在海南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8968名;

5、三明学院(2)在海南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1709名;

二、三明学院在海南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三明学院在海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海南 综合 本科 547 20874 11
2022 海南 不限 综合 本科 552 19755 9

2、三明学院在海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海南 综合 本科 541 20934 11
2021 海南 不限 综合 本科 550 18968 9

3、三明学院在海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海南 综合 本科 533 21709 14
2020 海南 不限 综合 本科 542 19800 9

4、三明学院在海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海南 - 理科 本科A 547 16775 11
2019 海南 - 理科 本科A 567 13976 7
2019 海南 - 文科 本科A 607 5497 5
2019 海南 - 文科 本科A 618 4733 5

5、三明学院在海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选科要求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海南 - 理科 本一 557 15299 9
2018 海南 - 理科 本一 573 13124 9
2018 海南 - 文科 本一 593 5943 5
2018 海南 - 文科 本一 605 5160 5
2024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三明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三明学院与上海商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明学院与甘肃政法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明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三明学院与南京工业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三明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三明学院与河南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明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三明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三明学院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明学院与成都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三明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三、三明学院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学校位于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故里、中央苏区、中国绿都、全国文明城市——福建省三明市。校园占地面积1421.43亩,各类建筑面积约40.3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2.8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2.87万平方米。藏书593.95万册(含电子图书423.95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4521.04万元。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应用基本满足办学需要。现有专任教师836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85.17%,高级职称占42.02%,双师型教师占59.81%。全日制在校生14092人。设有13个二级学院,46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以工为重、以师为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个,省级一流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4个,省级一流课程38门。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专业群、产业学院、项目驱动创新班、应用型教学团队和课程“五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组建省级专业群5个和校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