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必要性

新高考网

  企业发展需要大量员工,当前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也偏重于员工的培养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会产生结构性失业,但同时也会加速经济增长和新兴行业的发展,这对技术素质较低的劳动者是不利的,但对大学生就业是有利的。

  自2001年以来,历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及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而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造成了硕士生抢本科生的岗位,博士生抢硕士生的岗位,而本科生只能与大中专生争饭碗,甚至出现了大学毕业生“零报酬”就业等现象。以2006年和2010年为例,200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413万,待就业人数为91万人,就业率为77%,而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631万,比2006年净增218万;待就业人数高达203万左右,比2006年净增112万;就业率为66%左右,比2006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下的供需失衡

  高等学校扩招后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才市场造成了压力。有人认为扩招直接导致了失业。事实上,失业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无显著关系。“战后英国高教规模一直持续增长,而毕业生失业率并未同步增长;1995年,意大利、西班牙的大学生失业率高达50%,但美国、加拿大仅为6%和11%.”因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学毕业生中一部分人的失业是由于大学开设的专业和课程不符合社会需求、培养模式单一、高等教育层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不能一概归咎于扩招。

  其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与社会的政治局势、经济状况、产业结构、人们的就业心理等有密切关系,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产业结构状况。当一个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就会有人失业,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结构性失业,与高等教育是否扩招、有无大量毕业生没有必然联系。

  过去我国产业结构存在许多弊端,诸如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等,这些都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从1978年到2010年,我国三次产业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从28.2%下降为10.1%,下降了1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47.9%下降为46.8%,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从23.9%上升为43.1%,上升了19.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格局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20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长,产业中的科学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当代科技革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导致了以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生物等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高科技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发端于经济内部,其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往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人才培养机制则是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导致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储备无法迅速随社会需要做出调整,因而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并且,经济结构变化越是剧烈,产业结构调整越是迅速,这种即时的失业问题也就越严重。因此,人力资源结构应超前调整,要利用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人才直接推动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是反过来由产业结构调整向高等教育提出要求,再去扩招和培养。否则,将形成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才空白点,产业结构升级就会遇到障碍,甚至会出现停滞。

升级产业结构

  只要高校根据社会需求科学制定扩招计划,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仅不存在就业难的压力,而且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证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恰恰是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后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失业率远远高于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失业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作为印度支柱产业的计算机软件业是20世纪后期崛起的新兴产业,近10年成绩惊人,其产值已达56.5亿美元,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标跃居世界首位,印度经济近10年保持年均6.5%的高增长率与之密切相关。过去我们常常认为20世纪中叶以后印度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是“过度的扩充”、“蘑菇云式的发展”,而实际上印度软件业的蓬勃兴起主要得益于其人才优势。印度有6个国家级“印度理工学院”,各地也纷纷设立“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大力鼓励民间和外资办学,印度软件科技人才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急剧增长,专业技术人员已有34万之多。高等学校已成为人才生产线,所输出的it行业精英人才构筑了印度软件业的基石,促进了印度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会产生结构性失业,但同时也会加速经济增长和新兴行业的发展,这对技术素质较低的劳动者是不利的,但对大学生就业是有利的。这是因为无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将带来非常多的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涉及信息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新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社会对各种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国际化的经贸人才、涉外律师等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高校毕业生在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结构的变化中,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就业结构的改变来解决。据调查,大学生就业最好的10大职业方向是:房地产、汽车、物流、通信、环境工程、金融、保险、制药保健、翻译/对外交流、游戏。而上述就业方向恰好符合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世界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调整产业结构,我国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升级,还是一味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将只会为低文化、职业素养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反而会更加困难。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